:::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0.9223 ms
共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返吟復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數用語。星命家以為凶神、凶兆。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功名上早則不遂心,婚姻上更返吟復吟。」也作「反陰復陰」。
|
吟遊詩人;音樂家;舞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此為蓋爾語,為古愛爾蘭對吟遊詩人、音樂家及舞者之稱呼。該名詞另有對應之女性名稱,「Cathleen」,亦有「愛爾蘭名士」之意。詩人葉慈(Yeats)曾有作品以此為主題。相似字源之字,「Cath」,指魯特琴之弦。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狂吟老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詩人賀知章曾任祕書外監,又自號四明狂客,故人稱「狂吟老監」。元.周密〈一萼紅.步深幽〉詞:「最憐他、秦鬟妝鏡,好江山、何事此時遊。為喚狂吟老監,共賦銷憂。」
|
叉手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文人溫庭筠,作賦時叉手構思,叉手八次而八韻成。見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後以「叉手吟」形容才思敏捷。清.黃遵憲〈庚午六月重到豐湖誌感〉詩:「湖光瀲瀲柳陰陰,又作隄邊叉手吟。」
|
吟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詩壇。唐.牟融〈過蠡湖〉詩:「幾度篝簾相對處,無邊詩思到吟壇。」元.歐陽玄〈至正𡈼午十一月十三日祭初祖墓〉詩二首之一:「白髮甘泉忝從官,歸來曳履上吟壇。」
|
吟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吹動時所發出的聲響。晉.無名氏〈武陵人歌〉:「鄣壑兮生音,吟籟兮相和。」
|
獨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自吟唱。如:「杜詩適合獨吟。」
|
吟唱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大利民俗舞蹈。十六世紀時期義大利的柏加摩斯卡(Bergamasca)慶典活動中吟唱舞蹈的總稱,這些作品的歌詞是分成三部份的「六節兩韻詩」(villanella),歌詞內容嘲笑口吃無用的威尼斯貴族;但卻只有一種容易跳的街舞形式。據稱音樂部份是相當粗糙的,所謂的柏格(Berger)是指在聖誕節牧羊人劇中扮演模仿牧羊人的角色。〔見Bergamasca〕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康謳主編《大陸音樂辭典》民國八十年。
|
吟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社。唐.高駢〈途次內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詩:「好與高陽結吟社,況無名跡達珠旒。」
|
吟遊豎琴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遊豎琴師在中世紀威爾斯具崇高地位,跟隨小的表演團出入各宮廷或在節慶中遊唱獻藝,有的正式受雇於貴族豪門成為職業樂師。演奏時使用的樂器為豎琴,而其他的團員或跳舞或吟詩,有時亦為仕女們彈奏,表演節目多半是情歌、敘事曲或短詩。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