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12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日方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臣子讚揚君主的頌辭。語本《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後多用以比喻事物有美好的發展前景。如:「他在服裝設計方面的表現,如日方升,假以時日定可享譽國際,成為一代宗師。」
衣缽相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禪宗以交付衣缽給弟子,代表他已開悟得法。衣缽相傳,指師父傳法給弟子,弟子也得到師父禪法的精華。語本《舊唐書.卷一九一.方伎列傳.神秀》:「昔後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後泛指思想、技術、學術等的傳授。《鏡花緣》第六○回:「這是衣缽相傳,亦非偶然。」也作「衣缽真傳」。
安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於推移。《莊子.大宗師》:「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翛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無牽掛、自由自在的樣子。《莊子.大宗師》:「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明.今釋澹歸〈八聲甘州.算軍持頻掛到於今〉詞:「有得相留戀,也合翛然。」
以沫相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相濡以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相濡以沫」出自於《莊子.大宗師》。莊子說明人的生死有如日夜交替一般,自然而然,所以理想的生活並非刻意能追求的。我們往往以為和人親密相處、苦難相助,就是理想。但是哪裡知道那就像離了水來到陸地的魚兒一樣,為了存活,相互用口沫來潤溼對方,雖然好像很親密,卻怎麼樣也不如當初仍在水中,互相不認識時的快樂。「相濡以沫」從原文摘出,比喻同處於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
善始善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的開始,圓滿的結局。《莊子.大宗師》:「故聖人將遊於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終,人猶效之。」《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呂后時,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脫,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豈不善始善終哉!」也作「善始令終」。
羅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詩壇孤傲高貴的現代精神掌旗人」、「現代詩的守護神」、「戰爭詩的巨擘」、「都市詩之父」、「都市詩的宗師」、「都市詩國的發言人」、「知性派的思想型詩人」、「大師級詩人」、「詩人中的詩人」……甚至在文章中被稱台灣詩壇的五大三大支柱。張健:「詩風堅實,為陽剛派巨擘,以意象繁富、想像卓特見稱。」管管:「羅門專著於心靈的探索,強調人的精神與生命,他可以說是一個新理想主義者,塑造獨特繽紛的意象,擴展詩中的投射力與生命內涵性。」 參考資料詩眼看「十大詩人」選:羅門研究檔案http://homepage19.seed.net.tw/w...
七上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用註解,不用要得分曉,不用向開口處承當,不用向舉起處作道理,不用墮在空寂處,不用將心等悟,不用向宗師說處領略,不用掉在無事甲裡。但行住坐臥時時提撕1>「狗子還有佛性也無2>?」「無。」提撕得熟,口議心思不及,方寸裡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志。得如此時,卻是個好底消息。不見古德有言:「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非但祖師門下如是,佛說一大藏教,盡是這般道理。 〔注解〕 (1) 提撕:佛教徒對古則公案之參究。 (2)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指趙州從諗禪師在接引學人時的公案。他對於這個公案,有兩種答法,一說「有」,一說「無」。主要是適應問話者的根性而有不同的答...
儒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以孔子為宗師,主張禮治,強調倫常關係。後亦指崇尚孔孟之說或性理之學的學者。《漢書.卷三○.藝文志》:「儒家者流……游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三國志.卷一六.魏書.任蘇杜鄭倉傳.杜畿》:「今之學者,師商、韓而上法術,競以儒家為迂闊,不周世用,此最風俗之流弊,創業者之所致慎也。」
孔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歧,每多乖忤,終於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所殺。 文學主張孔融是東漢末年一代名儒,繼蔡邕為文章宗師,亦擅詩歌。魏文帝曹丕懸賞徵募他的文章,譽為建安七子之首,歎為"揚(雄)、班(固)儔也"(《典論•論文》)。文章以議論為主,內容大抵為伸張教化,宣揚仁政,薦賢舉能,評論人物,多針對時政直抒己見,頗露鋒芒,個性鮮明。在藝術上,文句整飭,辭采典雅富贍,引古論今,比喻精妙,氣勢充沛。現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詩。《薦禰衡表》力薦青年才士禰衡,要求"令衡以褐衣召見",稱讚禰衡"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見善若驚,疾惡若仇",盛誇他"飛辯騁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