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91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珠聯璧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映,尤未易遍述也。」 02.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三.張芸叟》:「右此十四公,皆吾生平宗師追仰,所不能及者,留心既久,故閑得而議之。至若古今詩人,自是珠聯玉映,則又有不得而知。」 參考詞語︰珠璧相映注音︰ㄓㄨ ㄅ|ˋ ㄒ|ㄤ |ㄥˋ漢語拼音︰zhū bì xiāng yìng釋義︰猶「珠聯璧合」。見「珠聯璧合」條。 01.宋.劉克莊〈丁元有墓誌銘〉:「君兄弟競爽,珠璧相映,人謂如荀氏八龍矣。」 參考詞語︰璧合珠聯注音︰ㄅ|ˋ ㄏㄜˊ ㄓㄨ ㄌ|ㄢˊ漢語拼音︰bì hé zhū lián釋義︰即「珠聯璧合」。見「珠聯璧合」條。 01.《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便是你兩個當日無...
每下愈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戰國時代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有一次,東郭子問莊子:「所謂的『道』,究竟在什麼地方?」莊子說:「無所不在。」東郭子說:「請你舉出具體的例子,清楚指明。」莊子說:「在螻蟻身上。」東郭子說:「高妙的『道』,為什麼會在這樣卑下的地方呢?」接著莊子又舉了愈來愈卑下的例子,如:稊稗、磚瓦、屎溺。東郭子聽到後來,便不作聲了。莊子於是就說:「你所問的問題,就跟以前有個名叫獲的市場主管問市場管理員用腳踩豬的問題一樣。市場管理員要判斷豬隻的肥瘦,必須用腳踩著豬的小腿部分去試,因為這小腿部分最不易長肉,如果這部分的肉愈多,就可以知道豬隻...
師心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周是戰國時候的思想家之一,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而政治觀則主張無為而治,與老子同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一書。這篇〈齊物論〉主要在表達莊子的宇宙觀及其對人、事、物的認知。莊子認為不論萬物外在的環境和形式如何變化,都有一個真實的力量在主宰著萬物,不會隨著外在的變遷而增減。人一出生下來,就是稟受著自然的變化,但是人卻執著於自我,與外物互相摩擦、衝撞;到處奔走馳驅,終身勞苦忙碌而疲困,卻不能停止,甚且不知道自己的歸宿何在,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嗎?人生在世,難道都是這樣的昏昧、糊塗嗎?人類所以如此昏昧的原故,就在於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成見作為評判是非的標準,所有的是非都是因為人先入為主...
海枯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 (2) 彭殤:彭祖、殤子。《莊子.齊物論》:「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彭祖,相傳活了七、八百歲;後世用以比喻長壽。殤子,夭折的孩童。後世用以比喻短壽。 (3) 陶潛:西元356∼427,一名淵明,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人,陶侃的曾孫。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先生。詩名尤高,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宗師。 (4) 遺:捨棄。 (5) 一丸五色:五種顏色藥丸。指長生不老藥。 (6) 松薪:以松木為柴火。薪,木柴。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用註解,不用要得分曉,不用向開口處承當,不用向舉起處作道理,不用墮在空寂處,不用將心等悟,不用向宗師說處領略,不用掉在無事甲裡。但行住坐臥時時提撕1>「狗子還有佛性也無2>?」「無。」提撕得熟,口議心思不及,方寸裡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志。得如此時,卻是個好底消息。不見古德有言:「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非但祖師門下如是,佛說一大藏教,盡是這般道理。 〔注解〕 (1) 提撕:佛教徒對古則公案之參究。 (2)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指趙州從諗禪師在接引學人時的公案。他對於這個公案,有兩種答法,一說「有」,一說「無」。主要是適應問話者的根性而有不同的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盛壯、卓越。如:「偉績」、「豐功偉業」。《莊子.大宗師》:「偉哉,天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二》:「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四肢。通「肢」。《莊子.大宗師》:「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
自欺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時,禪宗出現了一派禪者,他們打著禪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名號,卻不講經教、不從師訓,以為是脫去文字的束縛來說禪,其實所談論的都只是些淺薄無根的空話,卻自認為繼承了禪宗的正統。宋代僧人惠洪十分不滿這一派禪者的作法,他在所著《石門文字禪》中認為他們讓「佛祖之微言,宗師之規範,掃地而盡也」。禪宗本不立文字,惠洪卻用文字說禪,正是對此種現象的一種反省。在書中列有「題古塔主兩種自己」一節,惠洪藉六祖和永嘉玄覺禪師之口,說明佛法本來不能用任何事物來加以比喻,因為所有存在的事物均無實體,只是空,根本無法描述。所謂的「兩種自己」,就是落入了形體的對立之中,不合於禪宗的主旨。這些人被自己侷限的想法所蒙蔽...
肄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習學業。通常指沒有畢業或尚未畢業而言。《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考過,宗師著實稱贊,取在一等第一,又把他題了優行,貢入太學肄業。」《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因他二人自幼喜歡耍槍弄棒,很有點尚武精神,所以兄弟一齊送他們到武備學堂肄業。」
名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姓與名。《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後來這幾位宗師,不知怎的,看見門生這個名字,就要取做一等第一,補了廩。」《老殘遊記》第二回:「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他十二、三歲時就學會了這說書的本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