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半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一物質的厚度當其置於射柱間會使某一輻射的量減半。半值有時以每單位面積的質量表示。亦稱為半值厚度。
疊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疊的山峰丘嶺。形容山勢高峻險阻。《西遊記》第一五回:「走的是些懸崖峭壁崎嶇路,疊嶺巒險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某種共通性而形成的社會群體。如:「知識階」、「勞工階」、「白領階」。
2.結構中的某一次。如:「在四、五十歲這階中的人,經濟能力最強,也最企盼社會能保持安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一。如:「聖誕節燈飾把的高樓大廈妝扮得美侖美奐。」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九:「山上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平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氣圈垂直分之一,下限為對流頂,上限為離地約五十公里高度的平流頂,內空氣主要為水平運動,故稱為「平流」。平流又分為下平流和上平流。下平流早年被稱為「同溫」,利於飛行;上平流由於集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線能量(臭氧隨高度濃度減少),而使氣溫隨高度而緩慢增加。
中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地面約五十至八十公里之間的大氣內溫度隨高度向上遞減,平均每上升一公里,溫度約下降攝氏三度。
需求次理論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需求次理論學派2 理論原則3 五種需要級3.1 生理需求3.2 安全需求3.3 社會需求3.4 尊榮需求3.5 自我實現需求4 參考資料 需求次理論學派 理論原則此學派中的主要代表人物為馬士婁(A.H.Maslow),他所建構的心理學為融合了幾大著名學者的理論,其中包含詹姆士及杜威的功能心理學、完形學派的完形心理學,以及佛洛伊德的動態心理學,綜合上述幾位學者的觀...
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 Piaget)以臨床觀察或個別晤談的方式,探究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時認為,在兒童心智發展過程中,智慧並非突然出現,而須在自然連續的發展過程中運用成長。因此皮亞傑提出認知發展理論說明認知發展過程中,不同發展階段的認知能力次的特徵。皮亞傑將認知發展階段分為感覺動作期、前操作期、具體操作期、及形式操作期。每一階段具有不同的認知能力次。
  1. 感覺動作期:從出生到兩歲的嬰兒屬此一階段。本期的嬰兒多半依靠身體的動作,以及經由行動所獲得的經驗來建立其對周圍世界的認知。具備有物體恆存概念,是本期嬰兒認知階段主要的成就。
  2. 前操作期:從兩歲至七歲...
混合深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地表至第一逆溫底部的大氣厚度,稱為混合深度,亦稱為混合高度(mixing layer height)。混合深度代表空氣污染物在混合中垂直方向可擴散的程度,混合深度愈大,表示空氣污染物可擴散的範圍愈大,愈容易被大氣所稀釋,因此有助於降低污染源附近空氣污染物的地面濃度。一般在空氣品質模式中,混合深度為相當重要的輸入參數。混合深度一般以大氣的實際溫度遞減率與乾絕熱遞減率所共同決定,其值約在數百公尺至數千公尺之間。
窗戶紙捅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事情很快的就點明了。如:「只要『一窗戶紙捅破』,到時,大夥都將原諒他的作法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