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院客家委員[[1]]使命與任務本會成立於民國90年6月14日,是全球唯一中央級的客家事務專責主管機關,以振興客家語言文化為使命,以建構快樂、自信、有尊嚴的客家認同為信念,以成為全球客家文化交流中心為願景,以「牽成客家、繁榮客庄」為目標。預算與成長本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展客家事務,引領客家文化發光發熱,奠定客家在台灣多元族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因政府資源有限,在經費拮据情形下,本會預算仍逐年增加。未來將在現有預算規模上,以每年成長至少20%為努力方向,達成 馬總統「客家事務預算4年倍增」目標。全國家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依...
惲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57~1817)字子居,號簡堂,清江蘇武進人。為人負氣,矜尚名節,所至以振興文學為務。治古文得力於韓非、李斯,近法家言,敘事似班固、陳壽,世稱陽湖派,著有《大雲山房文集》。
振民育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振興民生,涵養德性。《易經.蠱卦.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梁書.卷二.武帝本紀中》:「莫不振民育德,光被黎元。」
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 Empero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家效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東施效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制度、禮樂崩壞,各國霸主逐漸興起。孔子因此開始周遊列國,勸說各國君主施行仁道,希望能振興時弊,解決亂象。而孔子從魯國西行到衛國去的時候,弟子顏淵就問魯國的太師:「夫子此行結果會是如何?」太師回答說:「因為時代不同,禮法也隨著環境而有所改變,必須懂得變通才行。像孔子這樣的用心良苦,是出自於對社會的責任,但是以前許多的制度現在已經不再適用。這就和東施模仿西施一樣。在越國有個美女名叫西施,向來犯有心痛的毛病,每次心痛時,她總是輕輕地按住胸口,微微地皺著眉頭。有一次,同里中的醜女看見後,認為這樣的動作很美,於是也學西施捧心皺眉,自以為也很美。然而鄉里中...
與民休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予人民調養生息,振興生計。《漢書.卷七.昭帝紀》:「光知時務之要,輕繇薄賦,與民休息。」《儒林外史》第八回:「務在安輯,與民休息。」
憤世嫉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掃南北朝以來形式主義為主的浮華文風。帶動了文學上的改革,不僅影響了當代,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宋代,振興了散文,稱之為「古文運動」。這一篇是韓愈抒發對社會、人性的看法,提到有一個姓談的書生寫了一篇〈崔山君傳〉,對不合理的社會現狀,表達了憤恨,以及憎恨邪惡的勢力,似有著隱遁的決心。而這個部分讓他覺得一般人很少能夠不與禽獸異物相同,而將人類應有的性情發揮到極致的。韓愈對人生所抱持的態度是屬於入世的,因為遵行儒家思想,對於社會應當貢獻己力,而非佛老那種出世、無為的消極生活態度。後來「憤世嫉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對痛恨腐敗的社會現狀及庸俗世態的痛恨。
興利除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振興利益,革除弊害。《管子.君臣下》:「為民興利除害,正民之德。」《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到處興利除害,流播美政。」也作「興利剔弊」、「興利除弊」。
行政院客家委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院客家委員[[1]]使命與任務本會成立於民國90年6月14日,是全球唯一中央級的客家事務專責主管機關,以振興客家語言文化為使命,以建構快樂、自信、有尊嚴的客家認同為信念,以成為全球客家文化交流中心為願景,以「牽成客家、繁榮客庄」為目標。預算與成長本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展客家事務,引領客家文化發光發熱,奠定客家在台灣多元族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因政府資源有限,在經費拮据情形下,本會預算仍逐年增加。未來將在現有預算規模上,以每年成長至少20%為努力方向,達成 馬總統「客家事務預算4年倍增」目標。全國家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依...
憤世疾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掃南北朝以來形式主義為主的浮華文風。帶動了文學上的改革,不僅影響了當代,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宋代,振興了散文,稱之為「古文運動」。這一篇是韓愈抒發對社會、人性的看法,提到有一個姓談的書生寫了一篇〈崔山君傳〉,對不合理的社會現狀,表達了憤恨,以及憎恨邪惡的勢力,似有著隱遁的決心。而這個部分讓他覺得一般人很少能夠不與禽獸異物相同,而將人類應有的性情發揮到極致的。韓愈對人生所抱持的態度是屬於入世的,因為遵行儒家思想,對於社會應當貢獻己力,而非佛老那種出世、無為的消極生活態度。後來「憤世嫉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對痛恨腐敗的社會現狀及庸俗世態的痛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