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成本-效益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一個精細規劃的方案或數個替代方案所有的利弊得失所作的系統性評估。所謂效益是指一個貨物或服務的價值,而成本則是轉移成這個貨物或服務的前身的值值。由成本效益分來決定是否採此一方案的準則是所獲的效益需大於所需的成本。簡言之,就是所有好處的總和大於所有壞處的總和。對於一個污染防法方案而言,廣義的成本效益分,是對社會生產消費習慣任何實際或假設的改變所作的系統性評估;狹義而言,則是計算方案的成本(政府之支出經費)及效益(降低污染的效益,包括如果沒有採取此方案時所需避免環境污染危害的成本,及避免人類福祉受到傷害所需之成本)。
  成本效益分是評估計畫是否可行的方法之一,不同於一般的財評...
  成本-效益分是指對於任何一項投資計畫的效益與成本作有系統的分與檢討,提出測定投資可能發生的預期結果,作為合理分配與運用資源的準則。成本效益分運用經濟的原則來衡量投資的效益,不僅考慮長遠(現在與未來),而且也重視深入分(包括直接、間接、有形、無形、外部、內部等因素)。
  成本效益分運用在教育上的目的有二:
  1.由於教育成本的增加,使教育資源的負擔日感沈重,希望透過成本效益分,以提高教育資源(特別是教育經費支出)分配與使用的效率。
  2.比較政府各項公共支出效益的大小,特別是教育投資與非教育投資利益的比較,以作為政府分配資源及選擇投資計畫優先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論分。如:「紅樓夢這部小說的成就,可以從各方面加以評。」
多變量變異數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變量變異數分是一種統計分技術,也是一種屬於多變量統計(multivariate statistics)的分方法。多變量變異數分的目的,主要在評量一個或多個實驗變項中眾多實驗處理水準(treatment levels),對一個或多個效標變項之影響效果,以檢定這些效果是否達顯著水準,作為推論實驗處理效果之依據。
  多變量變異數分的數學模式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 是n×p階的依變項矩陣, 是n×q階的自變項矩陣,q=k+1,k為自變項的水準數, 是q×p階的參數矩陣(相當於迥歸係數矩陣), 為n×p階的殘差矩陣。上述直線模式,在虛無假設 ...
視域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某個特定點可以看到的地區謂之視域,分由某一定點或區域所能觀察的視域即為視域分。此分常用於評斷景觀的能見度、景觀評估、景觀衝擊評估及找出微波或雷達的死角。
力場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場分係一種使用「驅動力」、「約束力」等概念,用以了解和分當教育組織面臨變革壓力和阻力時,所進行的變革程序之模式。心理學家勒溫(Kurt Lewin)首先提出這個概念。
  如下圖所示,支持變革的力量(驅動力)和抗拒變革的力量(約束力)輻輳於某一「準靜止平衡狀態」(quasi-stationary equilibrium);此一平衡狀態是現狀的、暫時的、是可以移動的,它由上述兩種力量的平衡所決定。因此,如欲打破此一平衡狀態,可以採用的方法有三個:其一是增加脫離平衡狀態的驅動力(driving forces);其二是減少阻礙從平衡狀態脫離的約束力(restraining for...
心理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分」(又譯為「精神分」)是奧地利精神醫學家佛洛依德(S.Freud, 1856~1939)所創,於二十世紀初提出,如其著作〔夢的解〕[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 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分〕[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 Life, 1901]、〔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等。當時(1902)佛洛依德並邀維也納的精神科醫師,每週三聚會一次,討論心理分的理論與應用,此即所謂「星期三心理學研究社」(Psychological Wednesday Soc...
價值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值分法與價值澄清、道德認知發展模式,具不同的路線;價值分法更關切如何幫助學生蒐集並評估涉入價值判斷的事實。價值分主要在區分兩個概念:價值標準(value criterion)與價值原則(value principle):前者將價值賦予某一類情境,給予事實一個價碼(valence)決定某一事實是否有正或負評價,評價者必須權衡諸事實再作決定,所以評價者的判斷可能隱含某些原則,這些複雜原則在做決定過程中浮現出來,反映價值分的結果,而非其決斷的歷程。所以真正進入價值判斷之脈絡中者,是價值標準而非價值原則,每一價值標準提供了價值對象之一方面的評價基礎,給予正或負的價碼。價值原則則用於價值對...
區別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區別分是一種統計分技術,也是屬於多變量統計(multivariate statistics)方法的一種,其目的是根據一組自變項上的測量值,將個體或個人分類到互斥的組別中的一種分類技術。
  區別分所適用的情形,多半是依變項為類別變項(categorical variable),而自變項為一組連續變項的情況。其中依變項的每個類別都清楚且明確的定義過,每個受試者或個體屬於其中之一,也是事前就已明確知道。因此,區別分就是以此依變項作為分類或分組的因素,根據個體在一組自變項上的得分組合方式,達到將個體分類到已知的組別的目的。
  以數學用語來表示,區別分主要是在尋求...
子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劈柴,子擔負之。比喻子承父業。唐.白居易〈唐故潮州長城縣令贈戶部侍郎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銘〉:「不當其身,而得于後。父子荷,相去幾何?」
語言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分是指二十世紀以來歐美哲學界形成的一種研究取向,強調以語言分方式探討哲學問題,並認為分日常語言(ordinary language)可幫助我們更清楚的掌握並理解哲學問題的性質。二十世紀初科學相當的進步,加以某些哲學家反省唯心論形上學的問題,有鑑於科學語言與哲學用語之差異,使得哲學中語言問題受到重視。哲學語言尤其是形上學語言被認為含混不清或出現使用錯誤之情形,劍橋學派(School of Cambridge)學者如穆爾(George Edward Moore, 1873~1958)、羅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維根史坦(Ludwig Wittg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