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覆蓋、遮蔽。如:「蓋被子」。《淮南子.說林》:「日月欲明,而浮雲蓋之。」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律、韻律。《淮南子.氾論》:「事猶琴瑟,每絃改調。」《新唐書.卷一八三.鄭綮傳》:「綮本善詩,其語多俳諧,故使落調。」
1.合適、和諧。《淮南子.說林》:「梨橘棗栗不同味,而皆調於口。」《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驚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驚蟄與春分。而此兩節氣,律呂所發之聲也正為夾鐘之音。 性質「驚蟄」屬於正節氣,西漢<<淮南子.天文訓>>始有二十四節氣完整的記載,制立春為陰曆正月節(節氣),雨水為正月中(中氣),以此類推。但後人皆統稱此十二節氣加上十二中氣為二十四節氣,並且沿用至今。另外,二十四節氣歷經各朝,在漢朝鐘於制定完成,又可分為四大類:1. 第一類依照四季季節的轉則為準,如四時八節2. 第二類反映氣溫冷熱狀況,如小暑、大寒…等3. 第三類表現自然生物因氣候變化而呈現的生息情況,如驚蟄、小滿…等4. 第四類表示降雨、雪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適、安然。如:「恬適」。《淮南子.精神》:「氣志虛靜恬愉而省嗜欲。」
竭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盡池湖的水捕魚。比喻一味榨取,不留餘地。《呂氏春秋.孝行覽.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淮南子.本經》:「焚林而田,竭澤而漁。」也作「涸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內心喜愛而渴望得到。如:「欣羨」、「欽羨」、「只羨鴛鴦不羨仙。」《淮南子.說林》:「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肅重、莊嚴。《淮南子.兵略》:「湫漻如秋,典凝如冬。」《新唐書.卷一二四.宋璟傳》:「璟風度凝遠,人莫涯其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從、遵循。《淮南子.氾論》:「得於人理,順於天地,祥於鬼神,則可以正治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光明、明亮。如:「皓月當空」。唐.杜牧〈長安夜月〉詩:「寒光垂靜夜,皓彩滿重城。」宋.姜夔〈踏莎行.燕燕輕盈〉詞:「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告知、說明。通「諭」。如:「曉喻」、「告喻」。《淮南子.脩務》:「曉然意有所通於物,故作書以喻意,以為知者也。」《史記.卷五二.齊悼惠王世家》:「乃留兵屯滎陽,使使喻齊王及諸侯,與連和,以待呂氏之變而共誅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