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8791 ms
共 10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好高騖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列傳一.程顥》:「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形容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如:「做學問得慢慢來,從根基做起,不可好高騖遠。」也作「好高務遠」。
|
摩頂放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秦觀〈浩氣傳〉:「其弊也,為己者至於不拔一毛,兼愛者至於摩頂放踵,往而不知反焉。」
|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其不濟也。其所曹惡,鮮其不廢也。故諺曰:『眾心成城6>,眾口鑠金7>。』三年之中,而害金8>再興焉,懼一之廢也。」王曰:「爾老耄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鍾不和。 〔注解〕
(1) 鍾:通「鐘」。
(2) 樂:贊成。
(3) 財亡民罷:浪費金錢,又使民眾勞苦不堪。罷,通「疲」,勞累。
(4) 曹:群眾。
(5) 鮮:音ㄒ│ㄢˇ,很少的意思。
(6) 眾心成城:眾人同心,力量堅固如城。見「眾志成城」。
(7) 鑠金:鎔化金屬。鑠,鎔化。
(8) 害金:害民之金,此處指所鑄之鐘。
|
汗牛充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據《全唐文.卷五八八.柳宗元》引)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為傳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注疏說者百千人矣。攻訐狠怒,以詞氣相擊排冒沒1>者,其為書,處則充2>棟宇,出則汗3>牛馬,或合而隱,或乖而顯。後之學者,窮老盡氣,左視右顧,莫得而本;則專其所學,以訾其所異,黨枯竹,護朽骨,以至於父子傷夷,君臣詆悖者,前世多有之。甚矣!聖人之難知也。 〔注解〕
(1) 冒沒:傾軋。
(2) 充:填滿、裝滿。
(3) 汗:使出汗。
|
杯弓蛇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17>,由是瘳18>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四三.樂廣列傳》。
(2) 郴:音ㄔㄣ。應郴,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劭之祖父。曾官至武陵太守。
(3) 汲令:汲縣縣令。東漢時,汲縣隸屬河內郡,今位在河南省境內。
(4) 夏至:古代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陽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此日,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5) 詣見:前往拜訪。詣,音|ˋ。
(6) 主簿:古時,郡府及縣廷均有此官。為太守及縣令身旁親近屬吏,相當於今之主任祕書。
(7) 杜宣: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郴下屬。
(8) ...
|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深之書,遂被遐棄,文深慚恨,形於言色。後知好尚難反,亦攻習褒書,然竟無所成,轉被譏議,謂之學步邯鄲焉。」 參考詞語︰邯鄲之步注音︰ㄏㄢˊ ㄉㄢ ㄓ ㄅㄨˋ漢語拼音︰hán dān zhī bù釋義︰邯鄲人走路的姿勢。見「邯鄲學步」條。
01.《抱朴子.內篇.雜應》:「凡庸道士不識此理……乃更不如凡人之專湯藥者;所謂進不得邯鄲之步,退又失壽陵之義者也。」 參考詞語︰枉轡學步注音︰ㄨㄤˇ ㄆㄟˋ ㄒㄩㄝˊ ㄅㄨˋ漢語拼音︰wǎng pèi xué bù釋義︰猶「邯鄲學步」。見「邯鄲學步」條。
0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因利騁節,情采自凝。枉轡學步,力止壽陵。 」 參考詞語︰壽陵...
|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養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楊葉百步,百發百中。楊葉之大,加百中焉,可謂善射矣。然其所止,乃百步之內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
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1)百官之長,輔佐國君治理國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國」。(2)古代典禮中,輔導行禮的人。如:「儐相」。《論語.先進》:「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4.樂器名。似鼓,敲擊以控制音樂節拍。《禮記.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治亂以相。」漢.鄭玄.注:「相,即拊也,亦以節樂。拊者以韋為表,裝之以糠。糠,一名相,因以名焉。」
|
曲高和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耶律楚材〈評唱天童拈古請益後錄序〉:「雪竇拈頌佛果評唱之擊節,《碧巖錄》在焉;佛果頌古圓通善國師評唱之覺,《海軒錄》在焉。是臨濟、雲門互相發揚矣!獨洞下宗風未聞舉唱,豈曲高和寡耶?抑亦待其人耶?」
|
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贊同。《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沛公然其計,從之。」《三國演義》第一回:「劉焉然其說,隨即出榜招募義兵。」
1.但是、可是。《左傳.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