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車裂而死。 (2) 秦:周朝國名。嬴姓,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以為附庸。嗣後屢經遷徙,至秦襄公始立國。傳至秦孝公時定都咸陽,國勢日益富強,為戰國七雄之一。迨始皇統一中國,乃代周而有天下。 (3) 諱:避開、顧忌。 (4) 私:偏愛、袒護。 (5) 黥劓:音ㄑ|ㄥˊ |ˋ,古代刑罰名。黥,在犯人面、額等處刺字塗墨。劓,將犯人鼻子割去。 (6) 期年:一周年。期,音ㄐ|。 (7) 兵革:指兵器及甲冑等軍械裝備。〔參考資料〕另可參考:《韓非子.內儲說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成長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主持的訓練方案時,所發現訓練人際技巧的方法方。Lewin過世後,同事們先後成立基本社交訓練團體及設立國家訓練實驗室,繼續研究團體動力與團體過程,此後訓練團體就從美國各地發散,而這也是小團體最早所使用的名稱。 2. 會心團體會心團體是由許多為社會學家與心理學家努力的貢獻,尤其以完形學派及Rogers最有貢獻,主要重點在團體中成員的成長。Rogers認為會心團體的基本原則是於密集的團體聚會中,創造安全的團體氣氛,使成員能卸下防衛與不安,坦誠表達自己的內在感受,了解他人與自己,改變個人態度、行為,並學習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 ...
政教分離與政教合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國家、政府統治權力上彼此間有所分割即屬之,而此概念最早確立於美國憲法中,其內容強調「國會不可立法確立國教或禁止個人宗教信仰上之自由」,如《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明文規定:「國會不得制訂關於創立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意即國家不可以其權力助長、壓迫各式宗教團體,政治與宗教間分離互不相干涉。在現代,各國家政府大多採行政教分離,而台灣法律上關於宗教者則為憲法第13條:「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而目前亦是施行政教分離。註2 政教合一政教合一(Caesaropapism)係指在國家中政治領袖同時作為其宗教領袖,或者宗教領袖...
漢摩拉比法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摩拉比法典古巴比倫(Babylon)位於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平原,約在今日的伊拉克(Iraq),距今約莫5000年前,人們即在此建立國家,直至西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由阿摩利人建立,以幼發拉底河河畔的巴比倫成作為其首都。在西元前1792年,漢摩拉比(Hammurabi)即位成為古巴比倫國王,以武力征服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為王國第六代統治者(約西元前1792年~前1750年在位),其建立一中央集權的專制體制,集宗教、軍事、 行政、司法及水利建設等各式權力於己身,其...
朝令暮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掉,獲得暴利。這種情形嚴重的影響到當時的農業生產。所以鼂錯向漢文帝上了一篇〈論貴粟疏〉,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抬高糧食的價值,鼓勵人民從事耕種,並讓有錢的商人捐糧買爵。國家有了充足的存糧,賦稅就可減輕,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就會富強安樂。後來「朝令夕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政令、主張或意見反覆無常。出現「朝令夕改」的書證如《舊唐書.卷一一五.柳公綽列傳》:「長慶元年,罷使,復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時河朔復叛,朝廷用兵,補授行營諸將,朝令夕改,驛騎相望。」
李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作品3 藝術技巧4 相關教學資源 生平李煜(九三七—九七八)。他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他即位時,南唐已奉宋正朔,窮處江南一隅之地。宋朝時時對他壓迫欺侮,他的立國方針,只是用金銀財寶去犒師修貢,以謀妥協。不過他這種結歡修貢,絕不是一個禦敵圖存的根本方法。並且宋主也決不能以此為滿足,一有機會和力量,他是要渡江的。果然宋太祖開寶七年(九七四年。時南唐已去年號。)宋將曹彬伐南唐,次年冬,陷金陵。南唐的軍隊一點抵抗也沒有,就是後主自己,事前完全不知道。等到兵臨城下,內外隔絕時,他還在淨居寺...
籃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球類運動。由美國人詹姆斯.奈史密斯於西元一八九一年發明。因早期將球投於桃籃而稱「籃球」。並吸收橄欖球、足球、曲棍球和其他戶外球類運動規則,制定十三條簡則。一八九三年成立國際業餘籃球會後,成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一九七六年納入女子奧運正式比賽項目。
忠肝義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赤膽忠心,見義勇為。宋.辛棄疾〈水調歌頭.白日射金闕〉詞:「千古忠肝義膽,萬里蠻煙瘴雨,往事莫驚猜。」元.無名氏《射柳捶丸.楔子》:「忠肝義膽扶王業,立國安邦作柱石。」
海洋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海洋,讓全體國民能以臺灣為立足點,並有能力分享珍惜全球海洋所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為達成「臺灣以海洋立國」的理想,涵養以生命為本的價值觀、以臺灣為本的國際觀及以海洋為本的地球觀,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應以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涵養學生的海洋通識素養為主軸,進而奠立海洋臺灣的深厚基礎。 課程目標國民中小學應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讓學生親近海洋、熱愛海洋與認識海洋。藉由海洋休閒或參與生動活潑的海洋體驗活動,分享其體驗經驗,從親近海洋歷程,導引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從活動與省思中激發熱愛...
孳孳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陶曰:「俞。師汝昌言。」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因治洪水有功,得舜禪讓,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 (2) 思:語詞。無義。 (3) 孜孜:勤勉不懈。孜,音ㄗ。 ◎2《書經.君陳》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訓,惟民其乂。我聞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爾尚式時周公之猷訓,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凡人未見聖,若不克見;既見聖,亦不克由聖。爾其戒哉!爾惟風,下民惟草。圖厥政,莫或不艱。有廢有興,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則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