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05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掉,獲得暴利。這種情形嚴重的影響到當時的農業生產。所以鼂錯向漢文帝上了一篇〈論貴粟疏〉,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抬高糧食的價值,鼓勵人民從事耕種,並讓有錢的商人捐糧買爵。國家有了充足的存糧,賦稅就可減輕,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就會富強安樂。後來「朝令夕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政令、主張或意見反覆無常。出現「朝令夕改」的書證如《舊唐書.卷一一五.柳公綽列傳》:「長慶元年,罷使,復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時河朔復叛,朝廷用兵,補授行營諸將,朝令夕改,驛騎相望。」
勢如破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載,杜預是西晉時的著名大將,他的學識淵博,時人稱為「杜武庫」。蜀漢滅亡之後,孫吳偏安江東。於是晉武帝派杜預為「鎮南大將軍」,統軍攻打東吳。戰事進展得很順利,短短數日就攻佔吳國許多城池,吳軍都督孫歆等人被俘。杜預想要趁勝追擊,但有官員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吳國立國已久,一下子很難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濫,行軍不易;加上天氣炎熱,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暫停進攻,等到冬天再說。但杜預舉出當年樂毅的濟西之戰為例,認為「我軍現在士氣旺盛,如果趁機伐吳,就像用刀劈開竹子一樣,只要劈開前面幾節,下面也會順著刀勢輕易地劈開了」。後來晉軍繼續進攻吳國,果然節節順利,很快地滅了吳國...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農事。古時候以農立國,故以農業為本業,以工、商為末業,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務農而從事於工、商。《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一文,講的是當時的農業政策。力陳人民務農對國家的影響,直指人民從事農業就會因生產富足而不肯輕易遷徙。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
揚眉吐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氣」。見「揚眉吐氣」條。 01.宋.陳亮《陳亮集.卷一.書疏.上孝宗皇帝第一書》:「不以暇時講究立國之本末,而方揚眉伸氣以論富強,不知何者謂之富強乎!」 參考詞語︰吐氣揚眉注音︰ㄊㄨˇ ㄑ|ˋ |ㄤˊ ㄇㄟˊ漢語拼音︰tǔ qì yáng méi釋義︰即「揚眉吐氣」。見「揚眉吐氣」條。 01.元.湯式〈一枝花.雍容黃閣姿套.尾聲〉:「借尺地寸階,進一言半策,那時節吐氣揚眉拜丰采。」 02.《鏡花緣.第一六回》:「此人正在陣中吐氣揚眉,洋洋得意,那個還能把他拗得過!」 參考詞語︰氣吐眉揚注音︰ㄑ|ˋ ㄊㄨˇ ㄇㄟˊ |ㄤˊ漢語拼音︰qì tǔ méi yáng釋義︰即「揚眉吐氣」。見「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夏代開國之君。相傳因治水有功,得舜讓位,立國為夏。也稱為「大禹」、「夏禹」。
路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車裂而死。 (2) 秦:周朝國名。嬴姓,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以為附庸。嗣後屢經遷徙,至秦襄公始立國。傳至秦孝公時定都咸陽,國勢日益富強,為戰國七雄之一。迨始皇統一中國,乃代周而有天下。 (3) 諱:避開、顧忌。 (4) 私:偏愛、袒護。 (5) 黥劓:音ㄑ|ㄥˊ |ˋ,古代刑罰名。黥,在犯人面、額等處刺字塗墨。劓,將犯人鼻子割去。 (6) 期年:一周年。期,音ㄐ|。 (7) 兵革:指兵器及甲冑等軍械裝備。〔參考資料〕另可參考:《韓非子.內儲說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舉棋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態度,才不會讓自己陷入困境之中。』《詩經》也說:『要日夜努力不懈,全心全意地侍奉國君。』今天甯喜對迎立國君復位這事的態度還不如下棋來得慎重,他怎能免除禍害呢?下棋的人如果拿著棋子卻不知道下在哪裡好,就無法戰勝對手,更何況是迎立國君這樣的大事而無法拿捏恰當?他一定免不了災禍。九世相傳的卿族,若這樣一舉被滅掉,真是太可悲了!」果然,衛獻公回國重登王位之後,便找了個藉口,把甯喜全族給滅了。後來「舉棋不定」就用來比喻做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有目共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劉克莊〈御制二銘跋〉:「乃正元日,渙發王言,奎璧之光,爛然下燭,薄海內外,有目咸睹,謂我祖宗以仁立國,以禮義廉恥待士。」 參考詞語︰有目共見注音︰|ㄡˇ ㄇㄨˋ ㄍㄨㄥˋ ㄐ|ㄢˋ漢語拼音︰yǒu mù gòng jiàn釋義︰即「有目共睹」。見「有目共睹」條。 01.清.陳確〈翠薄山房帖〉:「《大學》紛紛言先言後,有目共見,朱子反大得憑《大學》之勢,而終以說勝陽明子,故其辨至今未息。」
普天同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二知其款曲,訊問周至,咸稱神明。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相傳因治水有功,得舜讓位,立國為夏。 (2) 防風:即防風氏。夏之諸侯,生卒年不詳。禹平定天下,大會諸侯於塗山,防風氏違命遲到,禹殺之。 (3) 大戮:殺死、處死且陳屍示眾。 (4) 溥天:同「普天」,全天下的意思。溥,音ㄆㄨˇ。
神機妙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神機妙算」。見「神機妙算」條。 01.元.無名氏《廣成子.第二折》:「師父當展神術妙法,可以立國安邦,顯耀英豪也。」 參考詞語︰神術妙計注音︰ㄕㄣˊ ㄕㄨˋ ㄇ|ㄠˋ ㄐ|ˋ漢語拼音︰shén shù miào jì釋義︰猶「神機妙算」。見「神機妙算」條。 01.元.無名氏《陰山破虜.頭折》:「今索請李靖軍師,至邊關用神術妙計,可除番虜也。」 參考詞語︰神術妙策注音︰ㄕㄣˊ ㄕㄨˋ ㄇ|ㄠˋ ㄘㄜˋ漢語拼音︰shén shù miào cè釋義︰猶「神機妙算」。見「神機妙算」條。 01.元.無名氏《黃眉翁.第三折》:「老仙長,你那延壽的神術妙策,說與小官聽者。」 參考詞語︰神機妙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