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3.84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園遊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關學校為慶祝某一節日所舉辦的活動,並設置遊戲、飲食等攤位,供人遊樂。
母親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際上為崇揚母愛的偉大所定的節日。西元1919年由美國加維斯女士發起,意在安慰歐戰中陣亡將士的妻母,後遂定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例]母親節快到了,小華打算做張卡片送給媽媽。 △媽媽節
月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包餡的糕餅點心,為中秋節應節食品。[例]中秋節是家人團聚吃月餅的節日
年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新年的節日。一般指除夕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期間。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正月》:「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初刻拍案驚奇》卷五:「真是到手佳期,卻成虛度,悶悶不樂,過了年節。」
孝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孝順父母,敬事親長的精神與行為。[例]清明節是政府為了發揚孝道而定的節日
重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為陽數,俗稱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當此節日有相偕登高、飲菊花酒、戴茱萸以避厄等習俗。[例]九九重陽、重陽佳節 △重九
開國紀念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紀念國家的建立而特設的節日。如我國在民國前一年十月十日,國民革命軍在武昌起義成功推翻滿清政府,各省代表在南京選舉孫中山先生為臨時大總統,於次年一月一日就職,宣布國號為「中華民國」,是為開國紀念日。
放鞭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燃放爆竹。多用於喜慶節日。如:「放鞭炮是華人新年的傳統習俗。」
端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在每年農曆五月五日。主要為了紀念屈原的忠貞愛國,投江而死,所以至今民間仍有包粽子、划龍舟等習俗。[例]端午佳節時,河邊擠滿了觀看龍舟競賽的人潮。
盂蘭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梵文Ullambana的音譯,意指「救倒懸」,指解救正在受苦的餓鬼。根據《盂蘭盆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有一弟子目連,因母親做了許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為了救母親脫離「倒懸」,向釋迦牟尼佛哭救。佛陀要目連在七月十五日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母親便能得救。目連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因此,漢傳佛教地區便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七月十五日舉行超渡儀式,認為此舉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也稱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