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3.70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宰牲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教重要節日之一。為阿拉伯文Eid al-Adha的意譯。在回教希吉拉曆十二月十日舉行,是朝覲者在麥加朝覲的最後一天。回教徒於此日必宰牲獻祭,沐浴盛裝,舉行會禮,並相互饋贈。也稱為「古爾邦節」、「犧牲節」。
盒子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末,秦淮河畔的妓女每逢節日,在盒子裡盛裝各種新鮮的美味食品,互相比賽,舉行宴會,稱為「盒子會」。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齣:「是了,今日清明佳節,故此皆去赴會,但不知怎麼叫做盒子會。」《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又有一個盒子會,邀集多人,治備極精巧的時樣飲饌,都要一家賽過一家。」
國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元首為款待外賓,或在重要節日招待各界人士的隆重宴會。
放爆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燃放鞭炮。多用於喜慶節日。如:「逢年過節,孩子們總喜歡在街頭巷尾放爆竹,增添了不少喜氣。」《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光陰似箭,不覺殘年將盡,家家户户,鬧轟轟的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歡耍子。」
過節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節日過了以後。如:「這筆帳只好過節兒再還了。」
酒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歌。概指民間喜慶飲酒時所唱的風俗性歌曲。流傳於各個民族中,有不同的名稱。每逢婚禮、節日、親友團敘等場合,邊喝邊唱。歌詞多即興編唱,內容多為祝福、讚美、勸酒等。曲調各地不一,開朗明快。
放生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佛寺每逢諸佛誕生日或特殊節日,將鱗類生物放入泉池中,以示戒殺,稱為「放生會」。
受難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教節日。主要為紀念耶穌受難死亡的事,於復活日前的星期五舉行。
節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日。元.張可久〈紅繡鞋.百五日清明節假〉曲:「百五日清明節假,兩三攢綠暗人家,客子飄零尚天涯。」
美術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慶祝美術活動的節日。民國三十二年十月,政府核定每年三月二十五日為「美術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