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社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村里中,節日時應節扮演的雜戲。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霍山行祠》:「沿路迎引到廟上露臺上相撲,捧正殿妓樂社火酌獻。」《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到於是日,合鄉村男婦兒童無不畢赴,同觀社火。」
逢時遇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節日。《儒林外史》第二○回:「逢時遇節,供在家裡,叫小女兒燒香,他的魂靈也歡喜。」
開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伊斯蘭教的節日之一。伊斯蘭教曆九月封齋後的第二十九天黃昏,若能看見新月,則次日便是開齋節,否則順延一天。
回教忠孝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教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相傳真主為考驗先知亞伯拉罕,要他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殺死,以示擔任真主使者的決心,其子受真主託夢,即聽從真主的旨意,使父如願以償。真主被二人的忠孝行為所感動,即派天使帶一頭羊代子犧牲,故稱為「忠孝節」。教民於此日準備羊或牛祭祀。
明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明節日,將柳條插在門上的習俗。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清明節》:「家家以柳條插于門,名之曰明眼。」
華倫泰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倫泰為三世紀時羅馬基督教的殉教者,亦是情人的護衛者,於西元二六九年二月十四日遭受迫害而死,後以此日為宗教節日,中世紀時始對所鍾情的人贈禮物或遞情書。也稱為「情人節」、「聖瓦倫丁節」。
跳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苗、彞族習俗。每年春季或節日慶典的夜晚,男女盛裝歌舞慶祝,未婚者吃蘆笙以和歌辭,於舞宴中擇偶求婚,稱為「跳月」。
下元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曆十月十五日,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簡稱為「下元」。道教以下元節為水官解除厄運而舉行普度儀式,民間亦在此時祭拜祖先、神靈以祈求福祉。也稱為「下元日」。
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八月十五日的民俗節日。[例]秋節將至,糕餅店紛紛推出各式應景的月餅以招徠顧客。 △中秋節
勞動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表彰勞動者的社會貢獻而制定的節日。西元1889年,國際勞動者同盟在巴黎集會,議定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現今多數國家亦將勞動節訂於這一天,因此也通稱為「國際勞動節」或「五一勞動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