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郭公夏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郭公,指春秋莊公二十四年經文的脫漏之處。參見「郭公」條。夏五,指春秋桓公十四年經文的脫漏之處。參見「夏五」條。郭公夏五比喻缺漏的文字。也作「夏五郭公」。
禮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家指禮拜三寶,讚嘆經文、佛德。如〈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太平廣記.卷四九九.高騈》:「是夜黃昏,僧徒禮讚,螺唄間作。」《宋高僧傳.卷一七.周洛京福先寺道丕傳》:「遂白母往保壽寺禮繼能法師,尊為軌範。九歲,善梵音禮讚。」
倒屐相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2),字伯喈,東漢陳留人。博學,工辭章,天文、術數、書畫、琴藝皆精,創飛白書。熹平四年,奏定六經文字,以隸書四十六碑立於太學門外,是為《熹平石經》。後董卓專政,累遷為左中郎將,故亦稱為蔡中郎。卓死,被王允所捕,死於獄中。有《獨斷》、《蔡中郎集》。 (2) 車騎填巷:車馬填滿巷道。形容賓客眾多。騎,音ㄑ|ˊ。 (3) 盈坐:滿座。 (4) 粲:王粲(西元177∼217),字仲宣,三國魏山陽高平人。東漢末避亂,依劉表於荊州。後仕魏,官至侍中。擅長辭賦,所作慷慨悲涼,深刻感人,為建安七子之冠冕。作品有〈登樓賦〉、〈七哀〉詩等。 (5) 屣:音ㄒ|ˇ,鞋子。
形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形容、描述。明.李贄〈解經文〉:「其為昏擾擾相,殆不容以言語形狀之矣。」
念念有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僧道方士等在使用法術時,默念經文或咒語,來達到靈異的效果。《隋唐演義》第八五回:「至三更時,仗劍步罡,焚符一道,口中念念有詞,把令牌一拍,只見李邕忽從壁間步出。」也作「唸唸有詞」。
別出新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出巧思,不同流俗。清.顧觀光《武陵山人雜著.雜說》:「敖繼公釋儀禮,屏棄古注,別出新裁,於經文有難通處,不以為衍文,即以為脫簡。」也作「別出心裁」、「獨出心裁」。
經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儒家的重要典籍。傳,解釋經文的書籍。經傳統稱聖賢所著的書。《後漢書.卷六六.王允傳》:「允少好大節,有志於立功,常習誦經傳。」《三國演義》第八六回:「古今興廢,聖賢經傳,無所不覽。」
瘦骨如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骨瘦如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變文」是唐代時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由散文和韻文交替組成,內容以演繹佛經故事及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為主。〈維摩詰經講經文〉是根據《維摩詰經》的故事,敷衍而成,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經文,然後邊講邊唱,有時幾十字的經文,可以鋪陳為數千字。內容敘述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弟子前往慰問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後文殊菩薩應命前往。文中描述維摩詰居士未生病之前,神情威猛似虎,生病之後變得十分消瘦,骨架露出,像木柴一樣。「骨瘦如柴」亦作「骨瘦如豺」,《埤雅.卷一八.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豺是一種骨架露出看起來像細瘦的動物。「骨瘦如...
蔡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2~192)字伯喈,東漢陳留人。博學,工辭章,天文、術數、書畫、琴藝皆精,創飛白書,熹平四年,奏定六經文字,以隸書四十六碑立於太學門外,是為熹平石經。後董卓專政,累遷為左中郎將,故也稱為「蔡中郎」。卓死,被王允所捕,死於獄中。著有《獨斷》、《蔡中郎集》。
慢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容光煥發。《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無常經講經文》:「或是僧,伽藍住,古貌慢慢如龍虎。」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