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西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漢代桓榮為明帝當太子時之師,明帝即位後,常到桓榮所居太常府內聽講經文,令其坐西位以示尊敬,後因此稱塾師為「西賓」。《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美人先開口道:『郎君莫非是張運使宅上西賓麼?』」《幼學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東家曰東主,師傅曰西賓。」也稱為「西席」。
抱殘守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博士、朝臣反對,於是他致書太常博士,極力陳述自己的主張說:幾經朝代興迭,戰火洗禮,導致現今流傳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後來「抱殘守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固守舊有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老生常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卦的爻辭。 (2) 尼父彖象:孔子對《易經》卦義之注解。尼父,指孔子。〈彖〉、〈象〉乃係對《易經》經文之注解。彖,音ㄊㄨㄢˋ。 (3) 決:斷定。
岸然道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道貌岸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道貌岸然」原作「道貌凜然」。「變文」是唐代時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由散文和韻文交替組成,內容以演繹佛經故事及民間、歷史故事為主。《維摩詰經講經文》是根據《維摩詰經》的故事,敷演而成,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經文,然後邊講邊唱,有時幾十字的經文,可以鋪陳為數千字。內容敘述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一名弟子前往慰問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後文殊菩薩應命前往。文中描述維摩詰居士的外表和情態,形容他的容貌莊嚴肅穆,胸懷坦蕩,心地光明,遠望就像鶴立雞群似的,近觀有如龍來洞口,光彩射人。後來「道貌岸然」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除本義外,也作諷刺用法,用來形容...
特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結合社區資源、參與社區各類方案為主,並得聘任具特殊專才者為特約指導教師。各級學校對於身心障礙、及社經文化地位不利之資賦優異學生,應加強鑑定與輔導。第三十條各級政府應按年從寬編列特殊教育預算,在中央政府不得低於當年度教育主管預算的百分之三。在地方政府不得低於當年度教育主管預算的百分之五。地方政府編列預算時,應優先辦理身心障礙學生教育。中央政府為均衡地方身心障礙教育之發展,應視需要補助地方人事及業務經費以辦理身心障礙教育。第卅一條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為促進特殊教育發展及處理各項權益申訴事宜,應聘請專家、學者、相關團體、機構...
心驚膽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內心驚畏害怕。《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遣懷中履孝,道廣德新,令力義虧,仁者心驚膽懾。」明.孫梅錫《琴心記》第一○齣:「一聲樹拉,一聲樹拉,不覺心驚膽懾。」也作「心驚膽怕」、「心驚膽落」、「心驚膽寒」、「心驚膽喪」。
樸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代的漢學家以考據訓詁的方法來研究經文為主的學問。如:「清代的樸學頗為興盛,名家輩出。」
倒屣迎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2),字伯喈,東漢陳留人。博學,工辭章,天文、術數、書畫、琴藝皆精,創飛白書。熹平四年,奏定六經文字,以隸書四十六碑立於太學門外,是為《熹平石經》。後董卓專政,累遷為左中郎將,故亦稱為蔡中郎。卓死,被王允所捕,死於獄中。有《獨斷》、《蔡中郎集》。 (2) 車騎填巷:車馬填滿巷道。形容賓客眾多。騎,音ㄑ|ˊ。 (3) 盈坐:滿座。 (4) 粲:王粲(西元177∼217),字仲宣,三國魏山陽高平人。東漢末避亂,依劉表於荊州。後仕魏,官至侍中。擅長辭賦,所作慷慨悲涼,深刻感人,為建安七子之冠冕。作品有〈登樓賦〉、〈七哀〉詩等。 (5) 屣:音ㄒ|ˇ,鞋子。
唯實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伯雷代表作《父與子》,反對學生死記硬背,不要當「無用的傻瓜」;他認為應學習百科式知識,除要通曉古典經文、七藝也要學習自然知識;還提倡知識、良心、信仰並重。孟登教育的旨趣就是要有能活用的知識,跟拉伯雷一樣反對死記硬背;常持懷疑論調,雖注重感官經驗的證據,卻也對感官經驗的有限性持批判態度;旅行讓心靈持續接受新的事物,認識不同文化與習俗,面對大自然體認天地之偉大。米爾頓&拉德凱注重母語教學的教育家,米爾頓強調英語教學;拉德凱則提出「請願書」,要求各邦廣設學校,並以德語教學,以「統一語文、統一政府、統一宗教」。培根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坐墊。通「茵」。《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妙法蓮華經講經文》:「白角箄中安錦褥,象牙床上布紅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