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美國的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是由北美大陸中部的48州及阿拉斯加、夏威夷、首都華盛頓所在的哥倫比亞特區,以及一些海外領土所組成,全國面積除海外領土外,共9,363,123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約256,560,000。官方語言為英語。
早在北美洲殖民時期,即有不少私人藏書室出現。最早的大學圖書館是1638年由牧師哈佛(John Harvard)捐贈的哈佛學院圖書館。1656年首倡公共圖書館的麻薩諸塞州商人金尼(Robert Keayne)捐建了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早期的館藏內容多偏重宗教、醫藥、軍事及畜牧等。第一所會員圖書館是由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於1731年成立的費城圖書館... |
公平僱用機會(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平僱用機會是指美國人民不會因遭受任何歧視而影響其受僱或升遷的權利。公平僱用機會實施之前,雇主可憑自己的喜好,決定人員的僱用、升遷及解職。但公平僱用機會使得婦女、少數民族、老年人、殘障者都可根據法律而獲得公平的僱用機會。
有關公平僱用機會的法案相當多,如: (一)「1964年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第7款中禁止因基於種族、膚色、性別、原國籍之理由,而在僱用、解職、升遷、賠償等方面產生任何的歧視。 (二)「11246號行政命令及公平任用行動」(Executive Order 11246 and Affirmat... |
國家科學基金會網路(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簡稱NSF)之主要職責在支援美國的科學家,以確保該國能在科技方面居於領先的地位。該基金會在1981年獲得CSNET的經援,開始發展網路,稱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網路(NSFNET),並和BITNET一直保持行政上合作的關係。該網路主要功能在為工程及電腦方面的學者及專業人員提供服務。1984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計畫發展6個超級電腦中心(Super Computer Centers),並建立高速網路,因此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網路(NSFNET)的基本骨幹乃橫貫美洲大陸,連接了6個超級電腦中心及校園網路。
|
全國幼兒教育協會(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全國幼兒教育協會創始於一九二六年,其成立宗旨乃在促進兒童之福祉。因此,凡對學前、幼兒及小學教育與發展有興趣的專業或非專業人員皆可申請為會員。每年均舉辦幼兒週(Week of the Young Child)以促進社會對有特殊需求的幼兒應享之權利的醒覺,並經由全國幼兒課題學術會提供認證。
主要出版品包括有:〔幼兒雙月刊〕(Young Children, bimonthly)及〔幼兒期研究季刊〕(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還有各式的小冊、海報和書籍。 美國全國幼兒教育協會的會址如下: National... |
[司密斯-休斯法案](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密斯-休斯法案〕為美國職業教育的基本法案。十九世紀中葉,美國政府為培育高級農工技術人才,適應社會工業的發展需要於一八六二年制定〔莫里爾法案〕(Morrill Act),由聯邦政府以公地補助各州設立農工學院,唯此種學校係屬高等教育範圍,不足滿足職業教育之需要。一九○五年遂由熱心職業教育人士組設「美國職業教育促進會」,每年定期舉辦大規模促進職業教育的活動,以喚起政府與企業界對職業教育的重視。
一九一四年美國國會始成立「國家補助職業教育委員會」(Commission on National Aid to Vocational Education)。該委員會由參議員裴季(C.S.... |
史丹福大學圖書館(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丹福大學創於1885年,為一綜合性私立大學,校址設於美國加州的Stanford。
史大圖書館建於1891年。最初只有平房一大間,一半作為可供100個座位的閱覽室;另一半則再畫分成二,一半供給館員作業用,另一半則闢為可容18,000冊圖書的藏書間。根據記載,當時該館只有圖書3,000冊左右。1900年,該校另外建了一所可容120,000冊的史丹福圖書館(Thomas Wilson Stanford Library)。另一所新館在1904年奠基,可惜在竣工前,於1906年4月遭地震損毀。1919年,擴建史丹福圖書館,增添了可容700,000冊圖書的空間。1977年,這所圖書館更... |
美國學區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學區制度乃美國地方教育行政的基層組織。美國教育行政體系雖也有聯邦的中央組織、州與地方組織等三種型態,但因美國是屬地方分權的國家,其教育制度與行政運作大多尊重地方的自主權,州及聯邦僅居監督與輔助的地位。學區制度是其地方教育行政制度的一個環節,亦為顯示其學校視導與管理的一大特色。
美國地方教育行政所管轄的區域,由於各州自行制定原則,對學區畫分並無一定的規準,所以全美各州的學區,範圍和規模大小不一。以目前全美一萬六千二百多個學區而言,大致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型態的學區;其中大、小學區的學校類別、規模及學生人數差距很大。例如鄉村地帶的小學區,僅有一所小學,而大都會的大學區,不但學... |
〔後續教育方案〕(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後續教育方案〕是為延續〔提早開始方案〕(Head Start Project)的分計畫。一九六四年的〔經濟機會法案〕(Economic Opportunity Act)提供低收入家庭接受提早開始方案,一九六七年為了探討由幼稚園至小學三年級的兒童,在實施該計畫後所持續產生的作用,開始後續教育方案。一九七八年的〔經濟機會修正案第五條〕(Economic Opportunity Amendment, Title V.)提供一千九百四十萬美元,一九八○年則提高到一億美元。該方案結合了各大學的心理、教育、兒童發展等相關領域學者專家,配合政府機構、研究中心、社區、小學、幼稚園等單位的智慧、精力與...
|
地方教育局(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地方教育局為地方教育行政機構,為執行地方教育董事會決策之單位。
教育局的名稱各地不一,在文獻上多以office of superintendent或central office稱之。教育局的組織依各學區規模的大小及事務的繁簡而異,通常設局長一人,較大的學區常在局長之下設有副局長,以下再分科分股辦事。 地方教育局的職權因地而異,唯大體上包括下列各項: 1.研訂地方教育政策與計畫,報經地方教育董事會核定後執行; 2.編定地方教育經費預算,報經地方教育董事會審核後執行; 3.甄選及任用地方教育人員。其任用大多須先報經地方教... |
大學選修制度(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學選修制度主要指大學生在修習科目時,可以自己選擇科目的制度,亦即允許學生可選擇自己所需要的科目;不過當學生要畢業時,必須合於某些基本條件。在某些學校,畢業之最低要求只依修習科目的多寡數目而訂;而在另些學校,則可能規定畢業前須在某個學科領域內修習過某些科目。選修制並非高等教育階段所獨有,美國中學也實施部分的選修制。不過中學階段的選修限制比大學更多。
美國的大學選修制度主要源於第三任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的倡導;這位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教育總統,認為大學生的心智已經成熟,足可判斷何種學科應該學習,故而主張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喜歡上的課,安排...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