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3.37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劉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握我們有限的今生》1995年《在生命中追尋的愛》1995年《生生世世未了緣》1996年《尋找一個有苦難的天堂》1997年《對錯都是為了愛》1998年《一生能有多少愛》1999年《愛何必百分百》2000年《愛又何必矜持》2001年《不要累死你的愛》2002年《愛原來可以如此豁達》2003年《愛不厭詐》2003年《愛,因為抓不住》2005年《愛為什麼總矛盾》2005年《聆聽心靈的聲音》2006年《愛的美麗與疼痛》2007年《愛要一生的驚艷》2008年幽默散文《小生大蓋》1984年《教你幽默到心田》2002年溝通及語言藝術《...
難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難的關頭。如:「提起勇氣,克服一切險阻,定能衝破難關,獲得最後的勝利。」
超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投胎為人。如:「永世不得超生。」《西遊記》第一三回:「我在陰司裡苦難難脫,日久不得超生。」《紅樓夢》第二八回:「就便死了,也是屈死鬼,任憑高僧高道懺悔,也不能超生。」
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經過一番苦難磨練,則成不了大器。如:「俗語說:『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你應該把眼前的磨難當做日後成功的基礎,不要怨天尤人。」也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杜斯妥也夫斯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年發表了第一部長篇《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他前後期的過渡作品,既有前期的對社會苦難人民的描寫,又帶有後期的宗教與哲學探討 。這段時間他文學上有所進展,但生活卻連遭打擊。1864 年他的妻子和兄長相繼逝世,他還需要照顧兄長的家人,這使得他瀕臨破產。他希望通過賭博來還清債務,卻欠下更多債,整個人陷入消沉之中。為了躲避債主,他被迫到歐洲避債。 出版商答應給他預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內寫一部長篇小說。杜斯妥也夫斯基當時正在寫《罪與罰》,沒有時間再寫一部,但是出於生計只得同意。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與罰》...
呂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對貧苦夫婦的悲劇,表達了他對現代化的省思與批判。從<牛車>之後,呂赫若不斷以日據時期台灣底層人民的苦難為主題,他的作品也以反對封建與家庭的病態為主要創作對象,但是呂赫若小說中的女性題材也是比較特殊的。其中《暴風雨的故事》、《婚約奇談》、《女人心》等作品,特別能反­映時代、描繪出當時女性與殖民地人民受壓迫的悲哀。 著作 作品以反對封建與家庭的病態為主要創作對象,小說中的女性題材也是比較特殊的。其中《暴風雨的故事》、《婚約奇談》、《女人心》等作品,特別能反映時代、描繪出當時女性與殖民地人民受壓迫的悲哀。七○年代末期由遠景出...
不登高山,不顯平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只有經過對照比較,才能更看清事物的真相。如:「不登高山,不顯平地。遭受過苦難的人,才知道幸福的可貴!」
元好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詞清雋,缺點是「往往自蹈窠臼」。今存詩1361首,內容豐富。一些詩篇生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動亂和百姓苦難,如《岐陽》、《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詩,沉鬱悲涼,追蹤老杜,堪稱一代「詩史」。其寫景詩,表現山川之美,意境清新,膾炙人口。詩體裁多樣,七言是其所長[1]。元好問之文繼承唐宋大家傳統,清新雄健,長短隨意,眾體悉備,為金代文學批評之巨子,仿杜甫《戲為六絕句》體例所寫《論詩絕句三十首》,在文學批評史上影響頗大。  今存詞377首,藝術上以蘇、辛為典範,兼有豪放、婉約諸種風格,當為金代詞壇第一人。今存散曲僅9首,用俗為雅...
大慈大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慈,佛家用語,指愛一切眾生;大悲,指拯救一切受苦難的人。「大慈大悲」形容救度眾生的廣大慈悲。《五燈會元.卷一.釋迦牟尼佛》:「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亦形容人心腸好,非常慈悲。《水滸傳》第四回:「萬望長老收錄,大慈大悲!看趙某薄面,披剃為僧。」
煉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受苦難的地方。如:「非洲的落後地區,簡直像人間煉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