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後來「道聽塗說」演變為成語,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 例句喜歡「道聽塗說」的人,表示他愛說話而沒有知識。
瞠目結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讓賢能之士像成帝時的王章一樣,因為直言極諫而被誣陷至死。這樣會讓「智者結舌」,賢能之士都不敢開口說話,為國家做事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瞠目結舌」,形容吃驚、受窘的樣子。如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一○.秀姑》:「良久,覺腰間頓輕,用手捫搎,則腰纏盡失,蓋已為劙囊者竊去,瞠目結舌而已。」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路腳抬得很高,十分神氣。語本《左傳.桓公十三年》:「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後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花月痕》第一二回:「他趾高氣揚,全不照管,便栽了一交。」《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四回:「正說話時,便來了兩個人,都是趾高氣揚的。」也作「足高氣揚」。
尷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好意思、難為情。[例]說話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常會造成尷尬的場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任意、隨便。如:「亂來」、「亂跑」、「亂說話」。
一言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鼎,古代禮儀中的重器。九鼎,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以象九州。一言九鼎形容說話很有分量。《歧路燈》第五回:「李瞻岱來學中備了一分禮,央前任寅兄與我說:『二位老師,一言九鼎。』誰知婁昭不肯去也罷了,他還推到他哥身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先的、趕緊的。如:「搶購」、「搶修」、「搶著說話」。《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劉官人不捨,搶出門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性格耿介。[例]這個人真艮,說話一點也不懂得婉轉。
出言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遜,謙恭。「出言不遜」指說話傲慢無禮。#語本《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
斬釘截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朱子語類.卷五一.孟子.梁惠王上》:「見得事只有個是非,不通去說利害。看來惟是孟子說得斬釘截鐵。」《紅樓夢》第六六回:「他小妹果然是個斬釘截鐵之人。」也作「斬鋼截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