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9983 ms
共 7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德意志關稅同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九世紀初年,工業革命傳入日耳曼,然各邦關卡林立,阻礙工商業發展,普魯士遂於西元一八一八年提倡組織日耳曼聯邦的關稅同盟,促使工商業發展。除了奧國等幾個邦未參加外,其他各邦紛紛加入,形成日後日耳曼統一的經濟基礎。
|
牽合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啗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飯。有諷刺他人無能,只會吃飯。《隋書.卷五二.賀若弼傳》:「我以高熲、楊素為宰相,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啗飯耳,是何意也?」也作「啖飯」。
|
林燿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林燿德(1962年-1996年1月8日),本名林耀德,台灣作家,有詩、散文、小說、評論多種著作。林燿德高中時代即加入以溫瑞安、方娥真等馬來西亞學生為主要成員的神州詩社,並且開始創作,期間在《三三集刊》發表詩及散文,卻也因此牽扯進「神州事件」。林燿德活躍於80年代,提倡現代書寫和都市文學,並引進不少外國文學理論。他所提倡的都市文學,並不是指城鄉的二元對立。它是一種「主題」,一種精神產物,而並非人們所普遍認為的「地點」。「我的關切面是都會生活型態與人文...
|
勢不兩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至』作『大王』。」大王,即指楚威王。
(6) 從親:聯合親鄰之國。從,音ㄗㄨㄥˋ,合從。即蘇秦倡導聯合楚、齊、燕、韓、趙、魏六國,共同抵抗秦國的謀策。因六國地處南北,故名「合從」。 ◎2《戰國策.楚策一》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疋,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難樂死。主嚴以明,將知以武。雖無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險,折天下之脊,天下後服者先亡。且夫為從者,無以異於驅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與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與猛虎而與群羊,竊以為大王之計過矣。凡天下強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敵侔交爭,其勢不兩立。而大王不與秦,...
|
井井不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井井有條」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井井有條」原作「井井有理」。荀子,西元前313∼前238,戰國時趙人,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學說本於孔子,主張禮治,提倡性惡之說,與孟子之性善說相對。《荀子》此篇主要在論述大儒對於當世的作用,另外還論述了聖人、君子、勁士、雅儒、小儒、俗儒等幾類人的德行,並且強調學習與法度的重要。一個人能夠清清楚楚地做事有次序、有條理,端莊肅穆地使自己受尊敬,能有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
|
改張易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弦更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改弦更張」的「更」,是更換的意思,「張」則指給樂器上弦。弦樂器彈奏久了,弦會變鬆或斷掉,以致走音,甚至無法彈奏,這時就得更換琴弦,才能重新彈奏。董仲舒(西元前179∼前104)是西漢名儒,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因為他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所以漢武帝經常請他在施政方針上提出建議。在〈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見收於《漢書》本傳)中,董仲舒論到秦末乃至漢初的天下局勢,就像腐朽的木頭,又像糞土所做的牆,雖然君王想要發奮圖強,卻無可奈何,追究其原因,便是國家的制度沒有改變。他又舉更換樂器的弦為例,說明如果應該更換弦而不更換,就...
|
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崇尚碑刻的書派,與帖學相對稱。碑學原本相當發達,至唐,由於太宗偏愛王羲之、獻之的帖書,一度使碑學趨於衰微,直至清嘉慶、道光以後,阮元倡為南北書派論,碑學始得以復興。
|
摩頂至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1>兼愛2>,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注解〕
(1) 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有《墨子》一書,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為墨家思想的代表。
(2) 兼愛:戰國時墨翟所倡導的學說。主張平等之愛,無親疏厚薄的不同。
|
改絃易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弦更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改弦更張」的「更」,是更換的意思,「張」則指給樂器上弦。弦樂器彈奏久了,弦會變鬆或斷掉,以致走音,甚至無法彈奏,這時就得更換琴弦,才能重新彈奏。董仲舒(西元前179∼前104)是西漢名儒,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因為他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所以漢武帝經常請他在施政方針上提出建議。在〈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見收於《漢書》本傳)中,董仲舒論到秦末乃至漢初的天下局勢,就像腐朽的木頭,又像糞土所做的牆,雖然君王想要發奮圖強,卻無可奈何,追究其原因,便是國家的制度沒有改變。他又舉更換樂器的弦為例,說明如果應該更換弦而不更換,就...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