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揀破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收拾人家不要的東西。如:「研究學問,不妨抱著揀破爛的心情,人棄我取,有時反可披沙揀金,開創出新的局面。」也作「撿破爛」。
|
帖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專門研究考訂各種法帖的源流、時代、體制、優劣、真偽、內容等問題的學問。如宋桑世昌之〈蘭亭考〉、黃伯思之〈法帖刊誤〉、清王澍之〈淳化祕閣法帖考〉等。
|
箕裘之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克紹箕裘」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學記》記問1>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2>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3>。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注解〕
(1) 記問:背誦學問,在課堂上講說。記問之學指沒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學問。
(2) 舍:同「捨」,暫時放棄。
(3) 箕:畚箕。以竹篾或柳條編成,用以盛土的工具。
|
鞭約近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鞭辟入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鞭辟入裡」原作「鞭辟近裡」。程顥,西元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北宋洛陽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與其弟程頤合稱「二程」,為理學洛派之宗師。程顥著重身體力行的功夫,不只是立身處世和修身養性,做學問也是如此;只要自我鞭策,從自己身上下功夫,才能求得真正的學問。這樣的道理就如同《論語.子張》中所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對自己立身處世的道理加以審問和慎思,那自然一切的行為也都能夠符合「仁」的規範,而無時無刻不為仁了。程顥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一.師訓》,後來「鞭辟入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研究學問要自我鞭策,...
|
五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印度五種學科知識、技能的總稱。一聲明,指研究語音、語法、修辭的學問;二工巧明,指工藝、數學、天文、音樂、美術等技藝的學識;三醫方明,指醫藥類的學識;四因明,謂邏輯學;五內明,即關於宗教哲學與修持的知識。《大唐西域記》卷二:「七歲之後,漸授五明大論。」
|
廣覽詩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飽讀詩書,學問淵博。《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話說唐德宗朝有個秀才,南劍州人,姓林名積,字善甫,為人聰俊,廣覽詩書。九經三史,無不通曉。」
|
游思妄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胡思亂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胡思亂想」就是胡亂思想,指不切實際地妄想。此語在《朱子語類》多見。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學說以居敬窮理為主。在《朱子語類.卷一二.學六.持守》中,他主張研究學問前要先收斂心神,使心力集中。如果將心力歸總匯聚到義理上,專心一志,就不會「胡思亂想」,時間一久,自然會降低對物質的欲望,將心力著重在義理上。另外在《朱子語類.卷一一三.朱子十.訓門人一》中也用到「胡思亂想」。此段記載了朱熹回答陳淳(安卿):「所謂操存,只是教你如何匯聚心力,不胡思亂想,並不是教你在心裡固執著某種東西。」這兩處的「胡思亂想」都是指不切實際地妄想。
|
邯鄲故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
鞭擗向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鞭辟入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鞭辟入裡」原作「鞭辟近裡」。程顥,西元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北宋洛陽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與其弟程頤合稱「二程」,為理學洛派之宗師。程顥著重身體力行的功夫,不只是立身處世和修身養性,做學問也是如此;只要自我鞭策,從自己身上下功夫,才能求得真正的學問。這樣的道理就如同《論語.子張》中所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對自己立身處世的道理加以審問和慎思,那自然一切的行為也都能夠符合「仁」的規範,而無時無刻不為仁了。程顥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一.師訓》,後來「鞭辟入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研究學問要自我鞭策,...
|
老蚌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蚌生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時,一個名叫韋端的大將軍,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元將,次子叫仲將,兩人都非常地優秀。當時在文壇上享富盛名的孔融,與韋端一家有深厚的世交關係。有一次,孔融寫給韋端一封信,信中提到:「前幾天元將來訪,我看他學問高深,才華洋溢,氣度恢宏,將來必定是個能創立大事業的人才。昨天仲將又來訪,我看他資質聰敏,性情敦厚,將來也一定能繼承家業,光耀門楣。沒想到這麼一對寶貴的珍珠,竟然會是出自你這個老蚌的身上,實在是太珍貴了!」因為當時韋端的年紀已大,所以孔融就用老蚌來比喻他,又用珍珠來比喻兩個優秀的兒子。「老蚌生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書言故事.子孫類》:「言...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