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含血潠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2>喚回,打個筋斗3>。」空之天資精悍,知見甚高,律身精嚴,外請不赴,有欲迎齋為架三門,乃告以:「家財,荷公發心矣;背眾食,奈我破戒何?」其固守如此。然平居氣凌諸方,於學徒亦鮮假詞色,真有父風,卓然可敬也! 〔注解〕 (1) 潠:音ㄒㄩㄣˋ,將口中含的液體噴出。 (2) 驀地:忽然。 (3) 筋斗:頭下腳上倒翻身體的動作。〔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五燈會元.卷一八.崇覺空禪師》
求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追求道術。唐.李商隱〈題僧壁〉詩:「生求道有前蹤,乞腦剜身結願重。」《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昇》:「趙昇一見真人,涕泣交下,叩頭,求為弟子。真人已知他真心求道,再欲試之。」
不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去、不放棄。晉.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馬煩轡殆,不釋擁樹。」
弄法舞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舞文弄法」被用來指舞弄文字技巧,歪曲法律條文。如南朝梁沈約〈授蔡法度廷尉制〉:「州郡姦吏,恣其取,舞文弄法,非止一塗。」,指出州郡的姦吏任意妄為,玩弄文字以擾亂法律秩序。
殺身成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當「義」和「利」不可兼得的時候,為了公益,是要「生取義」的。性命雖是個人最大的私利,但是為了社會國家的利益,必要時可以犧牲。這正和「殺身成仁」的精神一樣,也正是傳統儒家的堅持的修身原則。
枉用心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枉費心機」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劉克莊〈諸公載酒賀余休致水村農卿有詩次韻〉詩一○首之一○(據《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三五》引)高屋從來有鬼窺,鐵門關枉費心機。逃堯欲去未忍去,魯不歸何處歸?款馬知如狗大,堂廚羊不侶蠔肥。賜金未可都揮散,要買荒山鶴斷磯。
達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識高超,不同凡俗的人。《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至人能變,達士拔俗。」唐.元稹《鶯鶯傳》:「如或達士略情,小從大,以先配為醜行,以要盟為可欺。」
捉李代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李代桃僵」。見「李代桃僵」條。01.《玉支磯》第一七回:「祖夫人不得捉李代桃,卜公子慌殺了移花接木。」
賣頭賣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頭露面。《紅樓夢》第六回:「我們姑娘、年輕媳婦,也難賣頭賣腳去。倒還是著我這副老臉去碰一碰。」
疏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錢財。《三國演義》第五回:「此間有孝廉衛弘,疏財仗義,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圖矣。」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