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57 ms
共 8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怪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怪、違背常理的事。[例]他這麼節儉的人居然捨得到五星級飯店用餐,真是怪事。
|
效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命報效。《公羊傳.昭公十三年》:「比之義宜乎效死不立。」《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彥章以步軍十萬人攻楊劉城,李周盡力拒守,每與士卒同甘共苦,故能得軍心,效死勿去。」
|
舍本務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01.漢.王符《潛夫論.務本》:「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離本守末則道德崩,慎本略末猶可也,舍本務末則惡矣。」
|
舍本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以農業為本,商賈為末流。舍本事末指人民不務農而從事商賈。亦用以指人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也作「逐末捨本」、「舍本問末」、「捨本逐末」、「損本逐末」。
|
忠臣烈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君愛國、捨身取義的人。《隋書.卷五八.李文博傳》:「每讀書至治亂得失、忠臣烈士,未嘗不反覆吟玩。」《鏡花緣》第八一回:「今日之下,其所以家喻戶曉,知他為忠臣烈士、名垂千古者,皆由無心而傳。」
|
生死與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誡。
(5) 爵:古代封給貴族或功臣的名位。
(6) 祿:俸給、官俸。
(7) 廢:停止、捨棄。
(8) 置:建立、設立。
(9) 殺:殺害。
(10) 生:生存。
(11) 予:給予。
(12) 奪:奪取。〔參考資料〕 《荀子.王制》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始則終,終則始,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夫是之謂大本。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農農、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
慷慨捐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慷慨,毫不吝惜。捐生,捨棄生命。慷慨捐生指毫不吝惜的奉獻自己生命。清.洪昇《長生殿》第二五齣:「娘娘既慷慨捐生,望萬歲爺以社稷為重,勉強割恩罷。」
|
枉使心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枉費心機」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劉克莊〈諸公載酒賀余休致水村農卿有詩次韻〉詩一○首之一○(據《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三五》引)高屋從來有鬼窺,鐵門關枉費心機。逃堯欲去未忍去,捨魯不歸何處歸?款馬知如狗大,堂廚羊不侶蠔肥。賜金未可都揮散,要買荒山鶴斷磯。
|
箕裘之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克紹箕裘」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學記》記問1>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2>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3>。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注解〕
(1) 記問:背誦學問,在課堂上講說。記問之學指沒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學問。
(2) 舍:同「捨」,暫時放棄。
(3) 箕:畚箕。以竹篾或柳條編成,用以盛土的工具。
|
磨頂至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辭辛勞,捨己助人。也作「摩頂放踵」。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