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行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通流行的版本。指坊間流行甚多,隨時可以得到,或雕刻平常,不是特別值得珍藏的書,皆稱為「通行本」。
|
代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糖的代替品。是一種低熱量的甜味劑。
|
邢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著名的瓷窯之一,以燒製白瓷聞名。據記載窯址在河北省內丘縣,流行極廣,地位僅次於越窯。
|
莆仙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今福建省莆田、仙遊一帶的劇種。常用曲牌二百多個,分大題、小題二種。劇目幾乎保存了宋、元南戲的全部劇目,亦有源自民歌、佛曲等曲調。樂隊只有司鼓、司鑼、司吹三人,樂器有小嗩吶、笛管、大嗩吶、笛子、二胡、大三弦等。因舊屬興化府,故也稱為「興化戲」。
|
碗碗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陝西華縣、大荔等地區的劇種。由皮影戲發展而成。唱腔婉轉柔和,樂器有二弦、月琴、胡琴、碗碗、大鑼、嗩吶等。因其以碗碗為主要擊節樂器,故稱為「碗碗腔」。
|
疫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性傳染病。《三國演義》第一回:「中平元年正月內,疫氣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文明小史》第五二回:「疫氣包在痰裡,吐在馬路上,乾在沙泥裡,被車輪一碾,再被風一吹,散播四方,這疫氣就傳染開了。」
|
春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春季的瘟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誰知去年春上,染了個春瘟病,捱到六月間死了。」
|
風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潛伏期二至四星期,流行期為春夏之間。主要症狀是發燒出疹及耳後、後腦、頸部的淋巴結腫脹,數天後症狀即消失。也稱為「三日疹」。
|
象腳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流行於雲南傣、景頗等族的打擊樂器。鼓身木製,上蒙羊皮,上端較粗,下端略細,呈喇叭狀,因形如象腳,故稱為「象腳鼓」。大者高達一百六十公分,小者三十餘公分。演奏時將鼓斜掛肩上,雙手拍擊鼓面,邊舞邊擊。
|
沇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的樣子。《文選.揚雄.羽獵賦》:「沇沇溶溶,遙噱乎紘中。」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