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搖擺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期發源於美國的一種音樂類型。為英語swing music的意譯。一九三○年代形成獨特的風格。音樂強調小節裡的下半拍或弱拍,因而帶來搖擺的感覺。是爵士樂曲中的主要音樂形式。
|
廣東漢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廣東的梅縣地區、潮汕部分地區和福建西南部的劇種。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腔調,伴奏則兼取粵東地區民間音樂,加以變化發展。也稱為「興梅漢戲」、「外江戲」。
|
時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流行病。《清平山堂話本.洛陽三怪記》:「潘松也認得青衣女童,是鄰舍王家女兒,叫做王春春,數日前,時病死了。」
|
猜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雲南彞族的民歌。以問答對唱的形式表現情思與生活內涵。歌詞四段,曲調活潑詼諧,節奏相當緊湊。
|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八年由馬莉愛迪夫人為抗議當時報刊流行刊載聳人的新聞,而於美國麻省波士頓所創辦的報紙。
|
飛跎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揚州一帶的評話。敘述一姓石名信,號不透,綽號跎子者,因修煉得道,背生雙翅,故又名「飛跎子」,投奔哈里糊圖元帥麾下,因戰功被封為「威鎮中原名揚海外百巧千靈一呼百應管天下窮文富武炮大將軍跎王。」
|
紙上電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小說的表達藝術。按小說情節的進行,安排角色,拍攝成內容連續的照片,配以簡短的文字說明,就像是連環的電影劇照一樣。如:「有一陣子,紙上電影非常流行,甚至於都有專門的刊物發行。」大陸地區稱為「攝影小說」。
|
竹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在竹製品上雕刻字、畫的藝術。唐宋時即流行於中國南方各地,以上海嘉定最為著名,朱松鄰為代表,稱為「嘉定派」。另有皖派、金陵派。至清道光年間,湯碩年、吳玉田合此三派為一家。
|
太古傳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代湯斯質、顧峻德編著。徐興華、朱廷鏐校訂刊印。成書於乾隆十四年(西元1749)。將明末流行之琵琶調加以考訂,並選散曲譜配以新詞,著成《西廂記金譜》二卷,《琵琶調宮詞》二卷,題名為「太古傳宗」。
|
晉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山西中部一帶的戲曲劇種,由蒲劇衍生而成。唱腔以梆子腔為主。也稱為「中路梆子」、「山西梆子」。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