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3.64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重整旗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眼正,千里同風;法燈重整鎗2>旗,再裝甲冑3>。雖然如是,山僧即不然,夾山有一句子,威音王已前與諸人道了也。或有問:『明頭合?暗頭合?』只對他道:『龍得水時添意氣,虎逢山勢長威獰。』」 〔注解〕 (1) 拈:拈提。即禪師說法,舉古例來開示的意思。 (2) 鎗:音ㄑ|ㄤ,通「槍」,長柄一端裝有尖銳的金屬頭,可用於刺擊,兵器之一。 (3) 甲冑:鎧甲和頭盔。
四分五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uò釋義︰散亂各處的樣子。義猶「四分五裂」。見「四分五裂」條。 01.《董西廂.卷二》:「驀聞人道,森森地諕得魂離殼。全家眷愛,多應是四分五落。」
杜漸防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微杜漸」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丁鴻〈日食上封事〉(據《後漢書.卷三七.桓榮丁鴻列傳.丁鴻》引)人道悖於下,效驗見於天,雖有隱謀,神照其情,垂象見戒,以告人君。閒者月滿先節,過望不虧,此臣驕溢背君,專功獨行也。陛下1>未深覺悟,故天重見戒,誠宜畏懼,以防其禍。《詩》云:「敬天之怒,不敢戲豫2>。」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3>矣。夫壞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干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恩不忍誨,義不忍割,去事之後,未然之明鏡也。臣愚以為左官外附之臣,依託權門,傾覆諂諛,以求容媚者,宜行一切之誅。 〔注解〕 (1) 陛下:...
楚囚對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之情,溢於言表。過了兩年的囚禁生活,到楚共王九年(公元前582年),晉景公見到“楚囚”鐘儀,他問別人道:“兵器庫裏那個頭戴南方式帽子的人是誰?”隨從回答說:“那人是鄭國轉送來的楚囚”。景公對這個被關押了兩年,還仍然帶著自己國家帽子的人,十分感佩。他下令把鐘儀釋放出來,並立即召見,以示撫慰。期間,晉景公問起鐘儀的家世,鐘儀回答:“我的先世是職業樂師。”景公當即要他奏樂,鐘儀拿起琴,演奏起楚國的樂曲。景公有些不高興地又問:“你知道楚共王這人怎樣?”鐘儀回答說:“這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拒不評論楚共王的為人和其他的事。晉國大...
證嚴法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UNPO) 國際人權獎。2000年─美國諾薇爾基金會(The Noel Foundation)人道精神終身成就獎。2001年─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第一屆總統文化獎太陽獎。2003年─總統陳水扁頒贈二等景星勛章。2004年─美國加州「美國亞裔聯盟」2004年亞美人道關懷獎(2004 Asian American Heritage Award for Humanitarian Service)。2004年─中華民國一日誌工協會終身成就志工獎。20...
激濁揚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解釋3 3.故事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4.2 相反5 5.例句 1.出處 晉書武帝紀:「揚清激濁,舉善彈違。」 2.解釋 比喻除惡揚善。 3.故事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 去讒遠佞、記惡如仇、伸張正義 相反 壬人當道、小人道長、浮雲蔽日 5.例句 倘若每個人都能秉持著激濁揚清的精神,則社會風氣將會更端莊樸實。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t;ref>兒童權利公約</ref>規定:“任何兒童不受酷刑或其它形式的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目前下列國家/地區完全禁止體罰兒童(主要是校園,台灣傳媒稱零體罰國家):奧地利、芬蘭、拉脫維亞、克羅地亞、德國、挪威、賽普勒斯、以色列、瑞典、丹麥、冰島、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澳門、新加坡、台灣(中華民國)。全球各國對兒童體罰的法律詳情彙編,請參見<ref>Global summary of the legal status of corpora...
改頭換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寒山〈詩〉其二一二(據《全唐詩.卷八○六.寒山》引)可畏輪迴苦,往復似翻塵。蟻巡環未息,六道1>亂紛紛。改頭換面孔,不離舊時人。速了黑暗獄,無令心性昏。 〔注解〕 (1) 六道:佛教用語。指眾生輪迴的六個路途: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心驚肉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精忠岳傳》第六○回:「張保聽了,好生疑惑,一連幾日,覺得心神恍惚,坐臥不甯。便對夫人道:『這幾日不知我為什麼,只管心驚肉跳!』」
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男女交媾。《史記.卷九五.樊噲傳》:「荒侯市人病不能為人,令其夫人與其弟亂而生他廣。」唐.張守節.正義:「言不能行人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