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而今而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今以後。《呂氏春秋.恃君覽.長利》:「臣而今而後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舊唐書.卷九四.盧藏用傳》:「而今而後,焚蓍龜,毀律曆,廢六合,斥五行,浩然清慮,則將奚若?」
晨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晨昏定省。指早晚對父母的服侍問候。唐.孟郊〈殺氣不在邊〉詩:「況余隔晨昏,去家成阻修。」《花月痕》第五一回:「先君遠遊日多,小子稚弱,生既未侍晨昏,沒復未親含殮。」
疾首痛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決紛爭,最後兩國訂立『令狐之盟』,沒想到秦國不但背棄盟約,並且和楚國結盟,對上天和秦國、楚國的歷代先君盟誓說:『秦國雖然和晉國結交往來,但只追求利益,不顧其他。』事實上,楚人厭惡秦國的反覆無常,於是轉告晉國,要好好懲罰意志不專一的秦國。其他諸侯知道這件事後,也都痛恨秦國到了極點,大家都來親近晉國。晉國要秦國做個了斷,是要戰爭還是要和平共處。」同年五月,晉國和諸侯國聯軍,打敗秦國。後來原文中的「痛心疾首」演變為成語,用來指痛恨到極點。
直言正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正直的言論正面規勸。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中.王斗》:「寡人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聞先生直言正諫不諱。」
戮力一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心合力、團結一致。《國語.晉語四》:「晉、鄭兄弟也,吾先君武公與晉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夾輔平王。」《魏書.卷一○一.吐谷渾傳》:「單者易折,眾則難摧,戮力一心,然後社稷可固。」也作「戮力同心」。
吉人天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公:指春秋時的鄭文公。 (2) 公子蘭:即鄭穆公,為文公子,生卒年不詳。據說其母燕姞夢到鄭國先君賜予蘭花,而後生一男嬰,故以「蘭」為名。 (3) 晉: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4) 晉文公:春秋晉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姓姬,名重耳,獻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獻公嬖驪姬,殺申生,重耳奔狄;獻公既卒,數傳至懷公圉,秦穆公怨圉,乃求得重耳,發兵納為晉侯。公任用狐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霸之一,諡文。 (5) 石癸:春秋時鄭公大夫,生卒年不詳。 (6) 姬、姞耦:姬姓與姞姓婚配。...
束手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裡的「拱手無策」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面對問題時,毫無解決的辦法。出現「束手無策」的書證如宋.王柏〈書先君遺獨善汪公帖後〉:「今正恨襄樊失守,人物眇然,蓋於安平無事時,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廟裡擺放祖先牌位的石室。《玉篇.示部》:「祏,廟主石室也。」《左傳.昭公十八年》:「使祝史徙主祏於周廟,告於先君。」唐.孔穎達.正義:「每廟木主皆以石函盛之,當祭則出之。事畢則納於函,藏於廟之北壁之內,所以辟火災也。」
冢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嫡長子。《禮記.內則》:「父沒母存,冢子御食。」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也稱為「冢息」、「冢嗣」。
不同日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化解、勢不兩立。比喻仇恨極深。參見「不共戴天」條。《三國演義》第五八回:「今令先君被操所害,此將軍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讎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