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1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光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彰明顯揚,發揚光大。《左傳.隱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文選.陸機.弔魏武帝文》:「雖光昭於曩載,將稅駕於此年。」
內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宮中的女官,像妃、嬪、嬙、貴人、美人等是。《左傳.昭公三年》:「不腆先君之適,以備內官。」《國語.周語中》:「內官不過九衘,外官不過九品。」
亞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1)卿之位次於正卿者。《左傳.文公六年》:「先君是以愛其子而仕諸秦,為亞卿焉。」(2)唐代以後太常寺等官署的少卿。唐.韓愈〈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贈太傅董公行狀〉:「遷祕書少監,歷太府太常二寺亞卿。」
無能為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不足以供人役使的意思。語出《左傳.成公二年》:「孫桓子還於新築,不入,遂如晉乞師。臧宣叔亦如晉乞師。皆主郤獻子。晉侯許之七百乘。郤子曰:『此城濮之賦也。有先君之明與先大夫之肅,故捷。克於先大夫,無能為役,請八百乘。』許之。」後轉為自謙才能不及他的用語。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七.廚子》:「余於能始先生,無能為役,則陳東標之於董桃媚,又豈止仙凡之判哉!」
風馬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馬牛不相及」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1>處南海,唯是風2>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陘。 〔注解〕 (1) 寡人:古代國君自稱的謙詞。 (2) 風:雌雄因相誘而相追逐。一說通「放」。
馬牛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馬牛不相及」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1>處南海,唯是風2>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陘。 〔注解〕 (1) 寡人:古代國君自稱的謙詞。 (2) 風:雌雄因相誘而相追逐。一說通「放」。
包藏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几筵,告於莊、共之廟而來。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將不得為寡君老,其蔑以復矣。唯大夫圖之。」子羽曰:「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1>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2>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3>之屬也,其4>敢愛豐氏之祧5>?」伍舉知其有備也,請垂櫜而入。許之。 〔注解〕 (1) 安靖:安定。 (2) 距違:抗拒違背。 (3) 館人:看守館舍的人。 (4) 其:豈、難道,表示反詰。 (5) 豐氏之祧:豐氏宗族的始祖廟。豐氏,公孫段之賜姓為豐,故豐氏即指公孫段的宗族。祧,音...
燕姞夢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鄭國文公的賤妾燕姞,夢見鄭國先君化為天使賜予蘭花。後得文公寵幸,侍寢而懷孕生穆公。見《左傳.宣公三年》。後遂以燕姞夢蘭比喻受寵或懷孕生子的吉兆。
應答如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其人,乃謂守門者曰:「吾與李君通家子孫耳。」守門者告膺,膺呼召問曰:「卿與吾有何所故?」融曰:「臣先君孔子與公老君同德比義,則臣與公累代通家也。」膺大悅,引坐謂曰:「卿欲食乎?」融曰:「須食。」膺曰:「教卿為客之禮,主人問食,但讓不須。」融曰:「不然。教君為主之禮,但置於食,不須問客。」膺慚乃歎曰:「吾將老死,不見卿富貴也。」融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來公言未有善也,故知未死。」膺甚奇之。後與膺1>談論百家經史,應答如流,膺不能下之。 〔注解〕 (1) 膺:李膺(西元110∼169),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河南省)人。桓帝時,為...
死且不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死仍不忘恩德。《左傳.成公三年》:「以君之靈,纍臣得歸骨於晉,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東周列國志》第二二回:「子魚能為我代言,乞念先君一脈,願留性命,長為匹夫,死且不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