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20.66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鐘磬等樂器。《左傳.襄公九年》:「以金石之樂節之,以先君之祧處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志感絲篁,氣變金石。」
風言風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根據的傳說。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一折:「我那裡聽你那風言風語。」《歧路燈》第三七回:「只因他先君有病,分明是董橘泉誤投補劑,我後來用大承氣湯還下不過來,不知那個狗雜種風言風語,說是我治死了。」也作「風言醋語」、「風言霧語」。
孝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讙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讙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讙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雲:「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聖治章•第九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助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
吾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子,為男子的美稱。故稱人吾子,有相親或敬愛之意。《左傳.隱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儀禮.士冠禮》:「某有子某,將加布於其首,願吾子之教之也。」
親離眾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叛親離」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隱公四年》四年,春,衛州吁弒桓公而立。公與宋公為會,將尋宿之盟。未及期,衛人來告亂。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殤公之即位也,公子馮出奔鄭,鄭人欲納之。及衛州吁立,將脩先君之怨於鄭,而求寵於諸侯,以和其民。使告於宋曰:「君若伐鄭,以除君害,君為主,敝邑以賦與陳、蔡從,則衛國之願也。」宋人許之。於是陳、蔡方睦於衛,故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圍其東門,五日而還。公問於眾仲曰:「衛州吁其成乎?」對曰:「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1>之也。夫州吁2>,阻兵3>而安忍4>。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5>矣。夫兵,猶火也;弗戢,將...
帳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入帳簿的收支項目。《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自先君赴任贛州,把舍下田地房產的帳目,都交付與婁老伯。」
先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子女稱已死的父親。晉.張湛〈列子注序〉:「湛聞之先父曰:『吾先君與劉正輿、傅穎根,皆王氏之甥也。』」《三國演義》第三回:「兄醉矣!先父棄世多年,安得與兄相會?」也稱為「先府君」、「先大夫」、「先考」、「先嚴」。
苞藏禍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几筵,告於莊、共之廟而來。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將不得為寡君老,其蔑以復矣。唯大夫圖之。」子羽曰:「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1>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2>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3>之屬也,其4>敢愛豐氏之祧5>?」伍舉知其有備也,請垂櫜而入。許之。 〔注解〕 (1) 安靖:安定。 (2) 距違:抗拒違背。 (3) 館人:看守館舍的人。 (4) 其:豈、難道,表示反詰。 (5) 豐氏之祧:豐氏宗族的始祖廟。豐氏,公孫段之賜姓為豐,故豐氏即指公孫段的宗族。祧,音...
鄉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家鄉。《晉書.卷五二.華譚傳》:「同郡劉頌時為廷尉,見之,歎息曰:『不悟鄉里乃有如此才也!』」《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先君有大功德在於鄉里,人人知道。」
不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君侯自稱不善的謙詞。《左傳.僖公四年》:「齊侯曰:『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