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64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解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舊時官印上繫結的絲繩。解組指解下官印,辭官卸任。宋.蘇軾〈次韻樂著作野步〉詩:「解組歸來成二老,風流他日與君同。」《儒林外史》第八回:「家祖那年南昌解組,次年即不幸先君見背。」也作「解龜」。
銀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錢財。《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每銀錢出入,俱是婁老伯做主,先君并不曾問。」《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真似暴發新榮之家,濫使銀錢。」
拱手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裡的「拱手無策」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面對問題時,毫無解決的辦法。出現「束手無策」的書證如宋.王柏〈書先君遺獨善汪公帖後〉:「今正恨襄樊失守,人物眇然,蓋於安平無事時,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節食縮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節衣縮食」。見「節衣縮食」條。01.宋.朱熹〈劉氏墨莊記〉:「中更變亂,書散不守。清之之先君子獨深念焉,節食縮衣,悉力營聚,至紹興壬申歲,而所謂數千卷者始復其舊。」 
兒皇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契丹國先君稱嗣主之詞。《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錄》:「每國有大慶弔,學士以先君之命為書以賜國君,其書常曰報兒皇帝云。」
應答如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其人,乃謂守門者曰:「吾與李君通家子孫耳。」守門者告膺,膺呼召問曰:「卿與吾有何所故?」融曰:「臣先君孔子與公老君同德比義,則臣與公累代通家也。」膺大悅,引坐謂曰:「卿欲食乎?」融曰:「須食。」膺曰:「教卿為客之禮,主人問食,但讓不須。」融曰:「不然。教君為主之禮,但置於食,不須問客。」膺慚乃歎曰:「吾將老死,不見卿富貴也。」融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來公言未有善也,故知未死。」膺甚奇之。後與膺1>談論百家經史,應答如流,膺不能下之。 〔注解〕 (1) 膺:李膺(西元110∼169),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河南省)人。桓帝時,為...
慚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羞愧臉紅。《後漢書.卷六四.延篤傳》:「下見先君遠祖,可不慚赧。」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一○齣:「言之慚赧,只恐逆流難挽。」
天相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公:指春秋時的鄭文公。 (2) 公子蘭:即鄭穆公,為文公子,生卒年不詳。據說其母燕姞夢到鄭國先君賜予蘭花,而後生一男嬰,故以「蘭」為名。 (3) 晉: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4) 晉文公:春秋晉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姓姬,名重耳,獻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獻公嬖驪姬,殺申生,重耳奔狄;獻公既卒,數傳至懷公圉,秦穆公怨圉,乃求得重耳,發兵納為晉侯。公任用狐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霸之一,諡文。 (5) 石癸:春秋時鄭公大夫,生卒年不詳。 (6) 姬、姞耦:姬姓與姞姓婚配。...
敗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惡劣的品行。《左傳.僖公十五年》:「先君之敗德,及可數乎?」
光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彰明顯揚,發揚光大。《左傳.隱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文選.陸機.弔魏武帝文》:「雖光昭於曩載,將稅駕於此年。」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