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寂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孤單冷清。[例]由於父母忙於事業,他又是獨子,因此常感到寂寞。
口是心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旨》亦見「口是心非」一語,原文內容則是表述某些人不做善事,喜好殺戮,而且嘴裡說的是一套,心裡想的又是另外一套。這些都是種罪過。後來「口是心非」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致。
唐山過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相關俗語「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唐山是中國大陸的意思,由於前往臺灣可能觸犯禁令、遭遇海難,又是陌生的環境,這句話代表了當時移民渡海來臺的緊張心情。「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俗語道出渡臺的危險性,比喻在十個渡臺移民之中,最後只有約三分之一的人能平安定居臺灣。「過番剩一半,過臺灣無得看」:番在當時指的是南洋地區,去南洋的人,大概有一半的存活率;至於到臺灣的人則是前途未卜,根本不敢聞問。(註3)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34。註2. 魯鼎梅纂修,《重修臺灣縣志‧卷...
既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連詞。多用在上半句的句首,表示前提,後再加以推論。《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既然太祖惡其為人,且現在又是禁書,先生就不看他的著作也罷!」《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老太太既然不准,我想再去請示也屬無益。」也作「既是」。
隔靴搔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痒」即「隔靴搔癢」。見「隔靴搔癢」條。 01.《續傳燈錄.卷一二.安福子勝禪師》:「若也揚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參考詞語︰隔靴之搔注音︰ㄍㄜˊ ㄒㄩㄝ ㄓ ㄙㄠ漢語拼音︰gé xuē zhī sāo釋義︰隔著靴子的搔癢。比喻不切實際的做法。見「隔靴搔癢」條。 01.清.李漁〈復王左車書〉:「始知身未極貧,而勸人以忍飢耐寒勿稱貸者,皆隔靴之搔、隔膜之視,徒足益人痛癢。」
苟且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宦海》第二○回:「做大員的這樣苟且偷安,做屬吏的又是那般逢迎得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電<註1>1.1 發明人<註1>1.2 電的應用1.3 引用相關文獻 電<註1>1. 是一種自然現象。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質都是分子組成的,而分子又是原子組成。每個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所構成。電子分成圍繞原子核做高度旋轉。由於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和電子所帶的負電荷在數量方面相等,所以物體就不顯示帶電現象。但是,由於某種外力作用,使離原子核較遠的外層電子擺脫了原子核的束縛,從一個物體跑到另一個物體,這樣就使物體帶電。所以,電是電子與質子之間產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
瓜熟蒂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歡喜冤家》第五回:「又是初夏時,逢只見腹中疼痛起來,蔣青吩咐快請穩婆。須臾已到,恰好瓜熟蒂落,生下一個兒子,眉清目秀,竟似娘母一般。」
不約而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並未事先約定,而意見或行為卻相同。《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吳清逢愛愛》:「轉眼又是一年,三個子弟不約而同,再尋舊約。」《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口裡雖如此說,心下因是兩夢不約而同,終久有些疑惑。」也作「不約而合」。
雕蟲小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了一會兒,揚雄又說:「胸懷大志的人是不屑去做那些事的。」原來西漢學童必須學習八體,其中蟲書和刻符又是八體之中,最纖巧難寫的兩種字體,寫的人費盡心思,卻缺少實用價值。所以揚雄用「彫蟲篆刻」比喻講究詞藻麗句的辭賦,創作者雖然費心,卻不實用,難成大道,只是雕蟲小技而已。後來「雕蟲小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或用來比喻文學,如《北史》李渾傳:「嘗謂魏收曰:『彫(「彫」通「雕」)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或自謙文學卑微,或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