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624 ms
共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六四天安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1989年4月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去世,最初由大學生與民眾組織追悼胡氏的紀念活動。接著發展成為學生運動,要求中共肅清腐敗,加速民主化。最後擴大為全民民主運動。6月4日中共當局派出軍隊,鎮壓在天安門廣場的民主運動。此次事件稱為「六四天安門事件」。
|
息事甯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悅耳,論之陰陽則傷化,朕甚饜之,甚苦之。安靜之吏,悃愊無華,日計不足,月計有餘。如襄城令劉方,吏人同聲謂之不煩,雖未有它異,斯亦殆近之矣。閒敕二千石各尚寬明,而今富姦行賂於下,貪吏枉法於上,使有罪不論而無過被刑,甚大逆也。夫以苛為察,以刻為明,以輕為德,以重為威,四者或興,則下有怨心。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職,其咎安在?勉思舊令,稱朕意焉。」 〔注解〕
(1) 有司:指官員。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2) 殊死:斬首的刑罰。
(3) 案驗:考驗其事,而治其罪。
(4) 條書:分條記錄。
(5) 冀:希望。
(6) 天氣:四時的運行。
|
齊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眾口同聲的說。《三國演義》第一回:「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
眾口銷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景王駕崩,之後再也沒有人說大鐘的聲音好聽。後來「眾口鑠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口同聲,往往積非成是。而在漢朝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逸文中,另有一個關於「眾口鑠金」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商人拿了一塊純金求售,可是所有的客人都說這塊金子不純,商人為了證明金子是純的,就把金子放到火裡鍛燒,因為「真金不怕火鍊」,來證明他所賣的金子的確是純金。
|
合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齊聲、同聲。《英烈傳》第二回:「這些人便合口說道:『敢不從命!』」
|
大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型的戲劇。情節與腳色都較為複雜、嚴謹,異於雜耍小技。[例]這齣大戲,贏得大家同聲喝采。
|
卷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說話。《文選.揚雄.解嘲》:「是以欲談者卷舌而同聲,欲步者擬足而投跡。」北周.庾信〈哀江南賦〉:「猛士嬰城,謀臣卷舌。」也作「捲舌」。
|
氣和心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了,內心能得到平靜,德行能趨向平和。所以《詩經》說: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像梁丘據這樣只會對君王的說法同聲應合,就好像把清水加到清水裡去調味,誰會想去吃它呢?又好像琴瑟只彈一個單一的音符,誰會想去聽它呢?所以『同』是不好的啊!」此處的「心平德和」指的是心情的平靜,德行修養的平和。有此境界,人的脾氣自然會溫和不暴躁,所以後來由此演變成「心平氣和」這句成語,形容心氣平和,不急不怒。
|
心平氣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了,內心能得到平靜,德行能趨向平和。所以《詩經》說: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像梁丘據這樣只會對君王的說法同聲應合,就好像把清水加到清水裡去調味,誰會想去吃它呢?又好像琴瑟只彈一個單一的音符,誰會想去聽它呢?所以『同』是不好的啊!」此處的「心平德和」指的是心情的平靜,德行修養的平和。有此境界,人的脾氣自然會溫和不暴躁,所以後來由此演變成「心平氣和」這句成語,形容心氣平和,不急不怒。
|
以水濟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雷同一響,同聲附和,毫無助益。《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