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8.3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溫庭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幼好學,長於詩詞,喜譏刺權貴,多觸忌諱。由於形貌奇醜,因號「溫鐘馗」。他在政治上遭受到統治者的種種壓迫,鬱鬱不得志,屢試進士不第,官僅至國子助教。在日常生活方面,《舊唐書‧文苑傳》說他「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絃吹之音,為側豔之詞」,說明瞭他行無檢幅,常出入於歌樓妓院;亦因此,溫庭筠的詞風華麗濃艷,而其詞的題材內容,主要是以描寫美人的苦悶情緒、追求真誠的愛情為主。溫庭筠詩風上承唐朝詩歌傳統,下啟五代文人填詞風氣之先,特別是作為詞人的地位很高。 溫詞特色溫詞特色,最善以細膩婉麗之文筆,寫出深遠惆悵之感;以詞藻艷麗,鉤畫鋪...
公民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選民更了解他們的權利。民主生活應有法治的精神相隨,也就是保障人民權益的法律,而非為了捍衛某一制度而壓迫人民的法律。需有更多來自國內或國際社會的團體、網路積極工作,才能帶動變遷。美國政治學者Benjamin Barber即認為「唯有直接的政治參與才是民主制度下成功的公民教育教材。藉由公民的直接參與才能體會民主真諦。」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公民教育英文關鍵字:Civic Education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16-17。五南圖書出版
英氣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偉的氣勢壓迫人。《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少卿天下豪士,英氣逼人,小弟一見喪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擠壓、壓迫、逼迫。同「榨」。如:「搾汁」、「壓搾」。
八國聯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八國聯軍(Eight-Nation Alliance)的導火線是中國長久以來受列強的壓迫教案和經濟壓迫,以及官營企業剝奪了生存之道,逐漸蘊積出一股排外反官僚的氣氛。這股氣氛到1898年集結在義和團身上。據說義和團起先與一般民眾結合,反對基督教教案,後來又逐漸與清廷的排外氣氛互通聲息,而倡言「扶清滅洋」。最後獲得清廷的支持,由山東而天津,終於進入北京,沿途攻擊外國人,破壞教堂,搗毀官營企業(如挖取鐵路枕木等等),在北京更包圍外國人於北堂和公使館...
被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外力強行逼迫、壓迫。如:「商家因颱風斷水斷電,被迫歇業。」
特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化症、斜視、眼球震顫、眼底中風等。視覺傳導路徑問題。如視神經萎縮、因腦瘤引起或意外傷害造成視神經受壓迫。 生理及心理特徵 知覺與觸覺的需求、重複行為:壓眼、搖晃身體、拍手、嗅聞較弱的心智理論:學習上的困難需發展其自身的幻想空間,使他們從不易融合的社會情境抽身而出。可能導致低自尊、較弱的自我獨立能力 聽覺障礙「聽不到就不會說話」是一個老舊、錯誤的觀念,大部分的聽覺障礙兒是有殘存聽力的,他們可藉由助聽器或是人工電子耳的協助,利用殘餘聽力來學習說話。因此聽障兒在學習上有他們特殊的需求,如聽覺、說話訓練等;另外因為聽覺和語言...
呂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中《暴風雨的故事》、《婚約奇談》、《女人心》等作品,特別能反­映時代、描繪出當時女性與殖民地人民受壓迫的悲哀。 著作 作品以反對封建與家庭的病態為主要創作對象,小說中的女性題材也是比較特殊的。其中《暴風雨的故事》、《婚約奇談》、《女人心》等作品,特別能反映時代、描繪出當時女性與殖民地人民受壓迫的悲哀。七○年代末期由遠景出版「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卷五」:《牛車》,其中收錄〈牛車〉、〈財子壽〉、〈風水〉、〈合家平安〉、〈廟庭〉、〈月夜〉、〈清秋〉七篇小...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7月,茅盾出席了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並在會上作了《在反動派壓迫下鬥爭和發展的國統區文藝》的報告。會上,當選爲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和中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後改爲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茅盾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長職務,主編《人民文學》雜誌,當選爲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歷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和第四屆、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在“文化大革命”的嚴重考驗中,茅盾始終與黨和革命人民站在一起。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爲全國文...
龍瑛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作品多達百餘篇。  1999年,因肺癌病逝於臺北市仁愛醫院。 文學創作   龍瑛宗成長於殖民地的壓迫環境,養成其木訥寡言、善感而內斂的性格,他的生命情調與文學特直接趨於陰柔纖細。  龍瑛宗的作品與同時期作家最大不同處,是他吸收了西方現代派技巧的寫實主義,表現傳統習俗與現代意識的劇烈矛盾;此外,他對人物個性及心理刻劃非常細微,雖然沒有明顯表達對日本政府的不滿,但他側重描寫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苦悶以及女性不性的遭遇,實際上是變相的批判和抵抗。  日治時期的作家面臨兩個難題:1.台灣人是不是日本人 2.台灣作家的作品要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