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0.04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錙銖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錙銖必較」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婚姻素對,靖侯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1>,比量2>父祖,計較錙銖3>,責4>多還少,市井5>無異。或猥婿在門,或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歟! 〔注解〕 (1) 輸絹:給予絹帛。絹,音ㄐㄩㄢˋ。 (2) 比量:比試較量。 (3) 錙銖:音ㄗ ㄓㄨ。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用以比喻極細微。 (4) 責:要求、索取。 (5) 市井:指買賣行為。
穢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卑劣粗俗的言語,髒話。如:「市井穢語」。
不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尚未了結、不能解決。《晉書.卷五○.列傳.庾純》:「旦有小市井事不了,是以來後。」《水滸傳》第三一回:「這一夜四個對付他一個,有甚麼不了?再有幾個性命也沒了。」
雞鳴犬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雞啼狗叫。形容鄉野田舍人群聚居的情景。《三國演義》第六○回:「雞鳴犬吠相聞,市井閭閻不斷。」也作「雞鳴狗吠」。
敻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迥然不同」。見「迥然不同」條。01.明.李開先〈市井艷詞後序〉:「一則句短而碎,一則長短夾雜,而歌聲敻然不同。」 
銖銖校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錙銖必較」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婚姻素對,靖侯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1>,比量2>父祖,計較錙銖3>,責4>多還少,市井5>無異。或猥婿在門,或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歟! 〔注解〕 (1) 輸絹:給予絹帛。絹,音ㄐㄩㄢˋ。 (2) 比量:比試較量。 (3) 錙銖:音ㄗ ㄓㄨ。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用以比喻極細微。 (4) 責:要求、索取。 (5) 市井:指買賣行為。
商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事買賣的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唐.白居易〈琵琶行〉:「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2.特指商朝人。如:「商人甲骨,周人金文都是珍貴的古史資料。」
關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賭博的方式來買賣物品。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正月》:「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坊巷以食物動使果實柴炭之類,歌叫關撲。」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市井》:「坊巷市井,買賣關撲,酒樓歌館,直至四鼓後方靜。」也作「關睹」。
留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宋、元時對一般市井青年人的泛稱。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七.乾淳奉親》:「市井弄水人,有如僧兒、留住等凡百餘人,皆手持十幅綵旗,踏浪爭雄,直至海門迎潮。」
一折短劇-明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折短劇-明朝一折短劇體制的形成,最早可溯源到“金院本”。據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印的《吟風閣雜劇》出版說明,短雜劇“今雖不傳,但可考知內容大抵雜採市井細事,以詼諧調笑為主,形式偏重於念誦對白以一場了事,不作多場情節貫串。”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短劇是元末王生所作的《圍棋闖局》。但短劇創作成為一種文士階層作劇的風習,卻要到明中葉以後。而清中葉後雜劇又逐漸形成了短劇極盛的局面,如桂馥的《後四聲猿》,邊汝元的《鞭督郵》、曹錫鑿的《四色石》,以及徐曦的《寫心雜劇》等皆是。 特別是像桂馥的《後四聲猿》,嵇永仁的《讀離騷》,裘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