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物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人物畫1.1 內容1.2 發展1.3 意境1.4 技法1.4.1 工筆人物畫1.4.2 寫意人物畫 人物畫 內容畫家以人物為題材,表達喜怒哀樂,顯現微妙的情緒變化。中國人物畫,因對象之不同,分別歸類為釋道、先賢、帝王、功臣、仕女、嬰孩、隱逸和宮闈等部門,在這些部門之外,尚有以市井小民為創作對象的作品,如賣雜貨、賣藝等。近代畫家突破前人對於人物畫取材的限制,趨向更生活化和社會化發展,現代人物的形形色色都能入畫成為表現的好題材。 發展在我國繪畫發展中,人物畫的發展最早。戰國時代,以線條來表現的人物畫就已發展成熟。秦漢...
冥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鬼神用的紙器。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中元節》:「中元節,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幞頭帽子,金犀假帶,五綵衣服。」《金瓶梅》第六回:「且說五婆拿銀子買棺材冥器,又買些香燭紙錢之類,歸來與婦人商議,就于武大靈前點起一盞隨身燈。」
博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貿易、交易。《宋史.卷四九○.外國傳.龜茲傳》:「國城有市井而無錢貨,以花蕊布博易,有米麥、瓜果。」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五.邕州永平寨博易場》:「永平知寨主管博易,交人日以名香、犀象、金銀、鹽錢,與吾商易綾錦、羅布而去。」
安土樂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居樂業」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序》《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雜處。士相與言仁誼於閒宴,工相與議技巧於官府,商相與語財利於市井,農相與謀稼穡於田壄,朝夕從事,不見異物而遷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1>,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2>其食而美其服,雖見奇麗紛華,非其所習,辟猶戎翟之與于越,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節,財足而不爭。於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故民有恥而且敬,貴誼而賤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嚴而治之大略也。 〔注解〕 (1) 不肅而成:不必嚴肅地教導便使之有所成就。 (2) 甘:動詞,津津有味地吃著。
呫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低聲細語。宋.黃庭堅〈次韻正仲三丈自衡山返命舍驛過外舅師厚贈答〉詩:「昏昏市井氣,呫呫兒女語。」
稚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年。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齒豐車馬之好。」
銖銖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錙銖必較」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婚姻素對,靖侯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1>,比量2>父祖,計較錙銖3>,責4>多還少,市井5>無異。或猥婿在門,或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歟! 〔注解〕 (1) 輸絹:給予絹帛。絹,音ㄐㄩㄢˋ。 (2) 比量:比試較量。 (3) 錙銖:音ㄗ ㄓㄨ。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用以比喻極細微。 (4) 責:要求、索取。 (5) 市井:指買賣行為。
路岐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民間藝人的俗稱。尤指經常流動表演的江湖藝人。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市井》:「此外如執政府牆下空地,諸色路岐人在此作場,尤為駢闐。」《水滸傳》第二四回:「便是唱慢曲兒的張惜惜。我見他是路岐人,不喜歡。」也稱為「路岐」。
沽酒當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賣酒的坐在爐邊。比喻名士不遇,甘願埋身市井。元.關漢卿《玉鏡臺》第四折:「想當日沽酒當爐,𢬵了個三不歸青春卓氏女。」
較量錙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錙銖必較」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婚姻素對,靖侯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1>,比量2>父祖,計較錙銖3>,責4>多還少,市井5>無異。或猥婿在門,或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歟! 〔注解〕 (1) 輸絹:給予絹帛。絹,音ㄐㄩㄢˋ。 (2) 比量:比試較量。 (3) 錙銖:音ㄗ ㄓㄨ。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用以比喻極細微。 (4) 責:要求、索取。 (5) 市井:指買賣行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