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6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希望,表示祈求。如:「尚饗」。唐.韓愈〈汴州東西水門記〉:「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尚俾來者知作之所始。」
孤注一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賭博時,傾其所有而下注,由一擲來決勝負,希望最後能贏錢。後多比喻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後的冒險行動。《孽海花》第三三回:「無如,他被全臺的公憤逼迫得沒有回旋餘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擲了。」
圖窮匕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樊於期:?∼西元前227,戰國時秦將。避罪於燕,得燕太子丹之庇護,後因荊軻欲替太子丹殺秦王,希望得其首級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5) 函:匣、盒子。 (6) 秦武陽:燕國的勇士,生卒年不詳。據說十二歲時就殺過人,人們都不敢迎著目光看他。 (7) 以次進:按前後次序行進。 (8) 陛:殿前臺階。 (9) 振恐:震驚、畏懼。 (10) 顧笑:回頭露出笑容。 (11) 謝:述說、表白。 (12) 振慴:恐懼、害怕。慴,音ㄓㄜˊ。 (13) 假借:寬容。 (14) 畢使:完成使節任務。 (15) 秦王:秦始皇。 (16) 發:打開。 (17) 揕抗:擊刺、抵禦。揕,音...
希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望得到。《文選.李密.陳情表》:「豈敢盤桓,有所希冀。」《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但只是性命所關,或者希冀老師父萬分之一出力救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望。如:「希冀」、「冀望」。《楚辭.屈原.離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吾將刈。」《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冀其自新。」
蜀犬吠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少看到陽光,受到驚嚇,紛紛對天吠叫。文末岑參表示蜀之北有聖人治世,是北客可以前往之地,亦寄託了自己希望回到中原有所作為的壯志。可惜他壯志未酬,便客死成都。後來「蜀犬吠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少見多怪。
里仁為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擇住處應挑有仁風的地方。語出《論語.里仁》:「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後指敦親睦鄰。如:「政府近年來大力宣導里仁為美、守望相助,希望能促進社會的和諧。」
好逸惡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效能,在使人心平和,使欲望得到適當的發展,與治身治國的道理相通。文中認為:人有四種欲望,四種厭惡:希望長壽而憎惡夭折;希望平安而憎惡危險;想要榮華而憎惡恥辱;貪圖安逸而憎惡勞動。如果能讓四種欲望實現,四種厭惡消失,那麼生活必然能稱心如意,也就能長壽了。後來「好逸惡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貪圖安逸而不願勞動。出現「好逸惡勞」的書證如《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列傳下.郭玉》:「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彊,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量詞。計算十等分概念的單位。如:「有八成希望。」
待價而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賢能君主比喻成識貨的好商人。孔子為了尋找願意出高價的人,花費了十三年周遊列國,直到六十八歲那年才放棄希望,返回故鄉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後來「待價而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等待良機,為世所用。後亦用來比喻商品等待買主出高價買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