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14 ms
共 12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另眼相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異常的眼光或態度相待,通常表示重視或歧視。《紅樓夢》第七回:「不過仗著這些功勞情分,有祖宗時,都另眼相待,如今誰肯難為他。」《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他是制臺信用之人,自然有些官員都來巴結,就是司道大員也都另眼相待。」也作「另眼看待」、「另眼相看」。
|
更待何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要等到什麼時候。《五燈會元.卷一一.興化存獎禪師》:「及乎我將手向伊面前橫兩橫,到這裡卻去不得。似這般瞎漢,不打更待何時?」明.葉憲祖《鸞鎞記》第九齣:「似你這般才學,不去應舉,更待何時。」
|
以佚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取守勢,養精蓄銳,待敵方疲勞、實力減弱時,再予以痛擊。《孫子.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也作「以逸待勞」、「逸以待勞」、「用逸待勞」。
|
待兔守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守株待兔」。見「守株待兔」條。01.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序〉:「刻舟求劍,體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寧遠?」02.清.趙翼〈舟發 陽詩〉:「試與順風人,回看風力矯。嗟彼阻風者,待兔守株老。」
|
束手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手綁起來等待死亡。比喻危難時不想辦法解決,坐等敗亡。《三國演義》第七回:「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束手待斃!」《封神演義》第九四回:「今天下諸侯會兵至此,眼見滅國,無人替天子出力,束手待斃而已!」也作「斂手待斃」。
|
待時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待適當的時機,才有所行動。《易經.繫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二齣:「掃秋雲半生如夢,且渡江西去,朱門寄跡,待時而動。」也作「待時而舉」、「觀機而動」。
|
虧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人不盡心、不周道。如:「你放心,我們不會虧待你的。」
|
相待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妻間相處融洽,互相尊敬如待賓客。《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賓。」《晉書.卷三三.何曾傳》:「年老之後,與妻相見,皆正衣冠,相待如賓。」也作「相敬如賓」。
|
掃榻以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掃榻上的灰塵,等待客人的到來。比喻熱切的盼望佳客的來到。《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倘或大人上京之時,請您先期賞我個信,我便當掃榻以待。」
|
另眼看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異於一般的眼光或態度來看待人或事物,表示重視或歧視。明.無名氏《霞箋記》第二五齣:「奴婢蒙娘娘另眼看待,實有冤苦在心。」《文明小史》第四八回:「說了半天,無非說勞大人如何有錢有勢,叫他們媛媛另眼看待之意。」也作「另眼相待」、「另眼相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