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81.5298 ms
共 12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願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企盼未來能達到的目標。如:「減緩地球暖化,是人類共同的願景。」
|
背景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景知識一詞的使用,主要是指我們要了解一個理論或學說時,所需要的先備知識;或是指我們在理解一個理論或學說時,其實已經不自覺地將此理論或學說,置於我們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內。
正如否證論(falsificationism)的倡導者波帕(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認為:純觀察或實驗是不存在,雖然在我們設想的假設之前都有過一些觀察,但這些觀察總是要預先假定採納了一種參考框架、理論的框架。而這個預先已存在的參考框架,便是所謂的「背景知識」。 波帕的學生兼同事拉卡托斯(Imre Lakatos, 1922~1974),推廣了波帕對背景知識的... |
係風捕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事物虛妄,沒有根據。《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如係風捕景,終不可得。」也作「捕風弄月」、「捕風繫影」、「捕風捉影」、「捕影拿風」、「捕影繫風」、「繫風捕景」、「繫風捕影」。
|
不景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市場銷售狀況不好。如:「最近經濟不景氣,連出口業務也銳減了。」
|
侯景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武帝大統十四年,魏降將侯景與宗室蕭正德勾結,舉兵叛變,攻破建康,陷臺城,武帝被逼餓死。景遂立簡文帝,復弒之,自立,稱漢帝。後為王僧辯、陳霸先等所破。景逃亡時被部下殺死。史稱為「侯景之亂」。見《梁書.卷五六.侯景傳》。
|
景星慶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吉祥的徵兆。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三六齣:「滿門闌和氣,滿門闌和氣。庭產紫芝,景星慶雲龍呈瑞。」《四遊記.東遊記.第三回》:「但見老君在上,毫光照耀,景星慶雲,肌膚綽約,似閨中之處子;精神充溢,猶襁褓之嬰兒。」
|
絕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佳的風景。唐.李白〈贈崖公〉詩:「昔往今來歸,絕景無不經。」《文選.陸機.擬古詩十二首.擬青青陵上栢》:「俠客控絕景,都人驂玉軒。」
|
文景之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文帝、景帝在位期間,仁慈恭儉,篤信黃老,以清靜不擾民為政策,海內富庶,國力強盛,史稱為「文景之治」。
|
地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景又稱景觀,是德文landschaft,英文landscape的中譯。德文的Landschaft,除了「土地的外觀」外還指「一個區域與該區域的外觀」。此一名詞,原指農鄉的風景,後來地理學者們普便用來泛指任何一地區的所有景物,無論是在農鄉所見,或在都市所見,一律稱為地景。
地景通常區分為自然地景(natural landscape)和人文或文化地景(cultural landscape)二大類。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其施行細則中規定具有特殊地形、地質及意義之地區為自然文化景觀之一部份,農委會為該法中自然文化景觀之主管機關,負責自然文化景觀之維護、保育、宣揚及管理機構之監督等... |
音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詞為聲音(sound)加上景觀(landseape)的合成字,可稱之為「聲音景觀」或「聲音風景」,簡稱「音景」,是由加拿大作曲家Murrar Schafer於1970年代初期開始發展。傳統上的「音環境」只消極地在「噪音防治」方面著手,反而忘記將「好音」一歷史音、文化音、社會音、意象音、生物音一納入環境設計中,因此音景目的在於強調「聲音的收集及規劃」,而由「環境音」的角度出發也納入「五感環境」的範疇中。由早期Schafer於德國所作的「五村音景」一書中的教堂鐘聲之音景開始,音員研究也在其他地區開花結果,例如日本於1993年成立了「日本音景學會」,從事了一系列相關的推動工作,包括各地的鐘聲地...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