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有一次幾個諸侯國聯合攻打鄭國,鄭國人相當害怕,就準備禮物要去賄賂其中最大的晉國,用以求和。鄭國一共送了三名樂師,裝配齊全的兵車一百輛,各種樂器以及歌女十六人給晉國。晉國國君晉悼公看到後,非常高興,將半數的樂器與歌女賜給大臣魏絳,感謝他對國家的貢獻。但魏絳卻謝絕了晉悼公的贈禮,並藉此機會向悼公進諫說:「今天國家這樣的強盛,是因國君您的才能及眾臣的同心協力,我個人哪有什麼貢獻呢?但臣希望您在享樂的同時,不要忘了國家大事。《書經》裡有句話說:『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隨時會出現。』這樣才能及早做防備,有了防備就不怕災難。我斗膽以這句話規勸您。」晉悼公說:「您的教訓我豈敢不接受?但是沒有...
心不在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是闡發《儀禮》經義的書。《禮記》本為許多有關於「禮」的單篇文章,內容或言哲理,或論政治制度,或記禮樂器物,或述生活儀節,是儒家的禮學要籍。〈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將它由《禮記》抽出,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為之作注,撰成《四書章句集注》。典源此段在說明正心修身的道理。所謂修身在正其心,就是自身有所憤怒、恐懼,或是有所嗜好喜樂、憂患,內心就不能端正。心不在其位,那麼看也像沒看見,聽也像沒聽見,連吃東西也不知道滋味。這就說明了修養自身,在於端正自己的內心。後來《禮記》原文中的「心不在焉」演變為成語,被用來比喻心思不集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樂器名。初以動物的角製成,後改用竹、木、銅等材料,有曲形、竹筒等形狀,多用於軍隊中。唐.韋莊〈章臺夜思〉詩:「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涉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學問、書籍或其他事物,只做粗淺的認識,而未深入鑽研。[例]他雖主修鋼琴但對傳統樂器亦涉獵極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弦樂器彈奏法,食指向內為抹。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撥弄或按弄樂器。如:「彈吉他」、「彈琵琶」。唐.劉長卿〈聽彈琴〉詩:「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室如懸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磬,古代矩形樂器。室如懸磬指居室空無所有,比喻非常貧窮。《國語.魯語上》:「室如懸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明.沈采《千金記》第二齣:「室如懸磬,難堪原憲之貧;地無立錐,敢懨史魚之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鋼琴、風琴等樂器或電腦、打字機等機器上用手指按壓的小板裝置。如:「琴鍵」、「黑鍵」、「字鍵」。
淙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聲詞:(1) 形容水流動的聲音。[例]登山隊員順著淙淙的流水聲,找到了泉水源頭。 (2) 形容樂器所發出的聲音。[例]樹林裡傳來一陣陣淙淙的琴聲,原來是有人在那兒彈古箏。
水乳交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寺後,和法真、靈祐、法、神湊、慧璡等人交往,大家的感情像「塤箎合韻,水乳相資」一般的融洽。塤、箎是樂器名,合奏起來聲音最為搭配,就如同水、乳交融一般。「水乳交融」的說法,可能就是從這裡演變出來。清代《老殘遊記》第一九回提到老殘為了偵辦齊東村所發生的一件奇案,暗中命令手下許亮故意去結交凶嫌吳二。許亮打聽到吳二常出現在土娼小金子家,於是就到土娼家,很快的和吳二混得水乳交融,進而將他逮捕歸案。這「水乳交融」形容的就是感情很要好的意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