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91.69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裡用金屬或其他材料製成的發聲薄片,如笙、竽、管等。《詩經.秦風.車鄰》:「既見君子,並坐鼓簧。」宋.周邦彥〈慶春宮.雲接平岡〉詞:「絃管當頭,偏憐嬌鳳,夜深簧暖笙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一種彈撥樂器。參見「阮咸」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器名,吹管樂器。通「笳」。漢.張衡〈西京賦〉:「發引和,校鳴葭,奏淮南,度陽阿。」參見「胡笳」條。
一落千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聽穎師彈琴〉詩(據《全唐詩.卷三四○.韓愈》引)昵昵1>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皇2>。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3>。自聞潁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溼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注解〕 (1) 昵昵:音ㄋ|ˋ ㄋ|ˋ,親近的樣子。 (2) 鳳皇:即「鳳凰」。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稱為「鳳」,雌的稱為「凰」,為象徵祥瑞的鳥,亦稱為「丹鳥」、「火鳥」、「鶤雞」。 (3) 絲篁:琴瑟和簫管等樂器。後借為音樂的代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古代八音之一。指鉦、鐘一類的金屬打擊樂器。《宋書.卷一九.樂志一》:「樂器凡八音:曰金,曰石,曰土,曰革,曰絲,曰木,曰匏,曰竹。」
旁若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4) 筑:古代弦樂器,形狀似琴,有五弦、十三弦、二十一弦的不同,今已失傳。 (5) 和:音ㄏㄜˋ,應和。 (6) 已而:過了不久。
登堂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升堂入室」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先進》子曰:「由1>之瑟2>,奚為3>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4>矣,未入於室5>也。」 〔注解〕 (1) 由:子路(西元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春秋魯國卞人。性好勇、事親孝。仕衛,死於孔悝之難。富政治長才,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 (2) 瑟:樂器名。一種彈撥弦樂器。形狀似琴,長八尺一吋,廣一尺八吋,古有五十弦,後改為二十五弦,相傳為庖犧所作。此指子路彈瑟的技巧。 (3) 奚為:為何,何以。 (4) 堂:廳堂。比喻光明正大之境。 (5) 室:內室。比喻精奧之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即「鉦」,銅製,形似鐘而狹長,為古代軍中使用的樂器之一,行軍作戰時可用來調整步伐或收兵。《文獻通考.卷一三四.樂考七.鼓吹鉦》:「然鉦錚一也,特其名異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竹製,直吹:(1)以一組長短參差的細竹管依音階高低緊密排列而成,一管一音。吹嘴有兩種,一種是哨子型,一種是邊稜音,都通稱為「排簫」。古代亦名為「鳳簫」。(2)「琴簫」之簡稱。單管,管身細長,直吹,常與古琴合奏。(3)今日所稱之「簫」為單管直吹,吹孔為V字形口。其正面五孔,背面一孔。今常用於獨奏與合奏。也稱為「洞簫」。
眉飛色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花月痕》第六回:「慢慢的讓酒吃菜,聽那曼雲等,或二簧,或小調,抑揚亢墜,百轉嬌喉;合著琵琶、洋琴、三弦諸般樂器的繁音促節;已是眉飛色舞,豪情勃發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