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改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像糞土所做的牆,雖然君王想要發奮圖強,卻無可奈何,追究其原因,便是國家的制度沒有改變。他又舉更換樂器的弦為例,說明如果應該更換弦而不更換,就算是最好的樂工也無法彈奏,以此強調如果制度沒有更改,就算有賢人治國,也無法將國家治理得很好。 「易轍」則是出自《晏子》,晏子治理阿地三年,結果民怨四起,齊景公知道了,就召見晏子問他是怎麼一回事,晏子就回答,因為他端正社會風氣,所以心懷邪念的人就有怨言;表揚節儉的人,懲罰偷竊的人,所以懶惰怠慢的人就有怨言;因為不畏強貴,一視同仁,所以豪富權貴就有怨言;禁止官員濫用公帑,所以下屬們就有怨言;事奉貴族不能超過禮制的規定,所以貴族們就有怨言。由此可見,這些人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打擊樂器,金屬製。有圓形、合瓦形等形制。通「鍾」。
大器晚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它也像最貴重的器物,需要長時間製作,所以修道之人需要長時間的修練;它也像天籟般的聲音一樣,不是言語或樂器所能表現的;它也可以說是無形,不是人力所能覺察的。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大器晚成」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卓越的人才,往往成就較晚。這是根據後世傳本的《老子》演變而出的一句成語,假如參考新發現的出土文獻,《郭店楚墓竹簡》收錄有《老子》一書,「大器晚成」作「大器曼成」,竹簡整理小認為「曼」當讀作「晚」,裘錫圭則懷疑此字當讀為「䟂(慢)」。帛書本《老子》隸書本,則「大器晚成」作「大器免成」,意思是:「道」像最偉大的器物,不是人力所能製作的。這種意思和上下文的「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較能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樂器名,吹管樂器。屬於笙類的一種。《新唐書.卷二一.禮樂志十一》:「七曰匏,為笙,為竽,為巢。巢,大笙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一種彈撥弦樂器。形狀似琴,長八尺一吋,廣一尺八吋,相傳為庖犧所作。古有五十弦,後改為二十五弦,弦各有柱,可上下移動,以定聲音清濁高低。
淺嘗輒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稍微嘗試一下就停止了。比喻做事不肯下功夫澈底,不肯深入研究。如:「他學各種樂器總是淺嘗輒止,想成為大演奏家談何容易!」《清史列傳選.三.丁日昌》:「官於律例,不過淺嘗輒止,治兵者未必知兵、治禮者未嘗習禮;而書吏則專門名家,各有所司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打擊樂器。用皮革蒙在中空木桶上所製成的樂器之泛稱,常以手、木棒或鼓槌擊奏。其形狀大小不一,聲音因其大小、深淺各有不同音量與音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整治、修理,使恢復、合用。如:「整修」、「維修」。《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因家裡有幾件樂器壞了,要借重老爹修一修。」
石破天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古樂器箜篌彈奏出來的聲音高亢激越,驚天動地。語出唐.李賀〈李憑箜篌引〉:「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後形容事物新奇而驚人。宋.范成大〈知郡檢計齋醮禱雨登時感通輒賦古風以附輿頌〉詩:「風師避路雷車鳴,石破天驚檐溜傾。」《孽海花》第一一回:「尚秋聽罷咋舌道:『真是石破天驚的怪論!』」也作「天驚石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1)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2)古同「罄」。中空銅製,形狀像缽。寺觀禮佛時所敲奏的樂器。僧人於誦經、法會等活動時敲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