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術性向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並且作為教育諮商與評估給學生獎學金之用。其語文與數學分數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大約為.90;以大樣本學生前後間隔一年,參加大學性向測驗的語文與數學的分數,發現複本重測信度係數,介於.86至.90之間。學術性向測驗的題目,取自各學科的教材內容與教學目標,可用以測量受測者的學科知識與能力,因此具有內容效度。學術性向測驗的主要用途,乃在評估受測者就讀大學的預備情形;因此,將測驗結果與上大學之後的學科成績求相關,就可以得到校標關聯效度。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曾以2,000名大學生為對象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該測驗的語文與數...
標準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定。一般文字智力測驗,在內容上至少包括三方面題目,即語文理解、算術推理以及解決問題。2.抽取代表性樣本試測:測驗題目確定後,從將來計畫施測的對象總體中,抽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樣本先行試測。樣本(sample)指將來預定測驗對象中的一部分人。根據樣本施測結果考驗將來用於測驗總體中其他部分人時是否適切。
心理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種類2.1 1. 表現測驗2.2 2. 行為觀察2.3 3. 自我陳述3 總結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心理測驗是種測量的工具,具有以下三種:(一)心理測驗是行為的樣本每個心理測驗都要求受試者做某些事,此受試者的行為是用來測量某種特定屬性或者是預測某種特定行為。而心理測驗中使用行為樣本有兩種意涵:1. 心理測驗不是對所有可以用來定義或測量該屬性之行為的窮盡策量。2. 測驗品質會受到該
自然典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之間無法完全切割獨立,因此研究者需要深入被研究者的情境中去研究。2.因為情境背景不盡相同,因此單一樣本的研究結果,不宜全盤套用到其他個體或群體上。3.研究前不需事先提出研究假設以供驗證,因為任何變項的情境有所不同,難以歸納出有意義的理論與假設。因此要根據現實情境中所蒐集的各項資料來進行研究,研究者也應無先入為主的觀念。適合此種論的研究方法稱為質性研究。 自然典範的研究步驟1.蒐集大量相關資料2.檢查並印證資料3.調查並進行活動4.產生結論 自然典範的研究方法1.花費足夠時間從事研究:時間可以使研究者融入被研究者的情境背...
躁鬱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因躁鬱症發生的原因因人而異,目前還無法明確斷定。可以確定的是,其成因與遺傳以及壓力都有關係。極少量樣本的雙生子(雙胞胎)研究顯示,此種疾病的成因的確存在遺傳因素,也有環境的影響。對於第一型躁鬱症,其(先証者)發病一致率在同卵雙生子(同卵雙胞胎)中約為40%,在異卵雙生子(異卵雙胞胎)中則為0-10%。[3]從第一型躁鬱症、第二型躁鬱症及循環性情感症的總和來看則為42% vs. 11%。各種躁鬱症總的遺傳可能性是0.71。[4]這與單相抑鬱症(憂鬱症)相符合。如果將單相抑鬱症和雙相躁鬱症的發病率一同加進來觀察,其發病一致...
調查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查,研究工具多為測驗或問卷、量表、結構與半結構式訪談大綱等工具。調查法整體而言是經由系統化的程序蒐集樣本之資料,藉以推論研究母群體現象的歷程,社會科學領域中最常見的資料蒐集方法,其特徵是可以蒐集大樣本的資料、同時探究許多變項間的關係。
單一受試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一受試研究法解釋為實驗法之一,屬於樣本數較少的實驗設計,讓同一組的樣本可以經由時間的不同,而產生的效果,來分析其變化之過程
速度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項目難易度有兩個缺點:第一,位於比較後面的項目,僅有少數人答對,因此項目難易度或鑑別度僅能以少數樣本來分析,其可靠性低。第二,位於較後面的項目,僅以少數樣本來分析,因此分析結果無法與較前的項目作比較。如其所述,作答較快的受測者其能力也有較強的傾向,因此為居後面的項目,其用來分析的樣本能力也比較高,這些能力較高的受測者,其答對項目的人數百分比也比較高,因此項目分析的結果比較...
隨機抽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計學上指以不預設立場從全體抽取若干個體為樣本,其中每一個體被抽中的機會相同。常見者為以抽籤方式抽出。
基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之間的關係。一般基礎理論的研究過程主要可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研究設計階段:包括文獻探討及選定樣本(非隨機)兩個步驟;第二階段為資料收集階段:包括發展收集資料的方法和進入現場兩個步驟;第三階段為資料編排階段,依時間年代發生先後順序的事件排列;第四階段為資料分析階段:包括採用開放式登錄(open coding),將資料轉化為概念、範疇和命題,以及撰寫資料綜合備忘錄和排列備忘錄;第五個階段為比較階段:將最初建立的理論與現有文獻進行比較,找出其相同相異之處,作為修正最初建立理論之依據。基礎理論對於理論的建立和問題的解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