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9.8874 ms
共 12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圍棋段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表圍棋棋士的資格與棋力。最高為九段。初級在我國是十八級,在日本是二十四級,只代表棋力,並無資格。越過一級跳升初段,往後要在升段賽中過關斬將才能進級。中日業餘棋士的段位,最高一律為六段。而職業棋士在我國沿襲古制最高是一品,最低是九品,與日本相反。
|
終結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終結階段(termination stage)天下無不散的宴席,諮商過程不論如何的漫長,終究會結束。Gladding認為終結階段雖然重要,但卻是在諮商研究中最被忽略的部分。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在社會文化傳統中,不願多談有關生離死別之事,而「終結」往往與「分離」劃上等號;其二是因為終結階段並非一個特定技巧,難以在諮商師訓練課程中有系統的教授。雖然如此,最近幾年的諮商工作者已漸漸...
|
區段徵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對特定區域內私有土地實行全部徵收,經整理規劃後,再行支配使用,以促進土地利用。
|
手段與目的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段與目的分析係問題解決的方式之一,用來探究問題的結構。換言之,即檢視問題的基本部分或結構,以了解並解決問題,而不採用遵循一系列階段或步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手段與目的分析的處理原則有四項:
1.評估當前的狀態,並決定問題的所在;2.評估目標的狀態,並了解所欲的解答;3.確認在總目標下,經過分解的各次目標;4.發展一系列的行動以尋求各次目標的解答,並縮小當前狀態與目標狀態之間的差距。生手和專家解決問題峙,顯然採用不同的途徑。專家由於對問題具備豐富的背景知識,所以解決問題的方向是由當前狀態到目標狀態(即由問題為起點,解答為終點)。生手由於缺乏背景知識,就採倒返的方式,以目標狀態為起始... |
實踐推論與三段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踐推論或三段論的基本型式如下:
1.A試圖完成P 2.A認為除非做了a,否則無法完成P 3.A使自己做了a 第一段中「試圖」可換為「目的在於」、「想要」;第二段中「認為」可換作「想」、「相信」或「知道」;第三段中「使自己做」可換為「著手做」或單純為「做」。此種推論型式可追溯至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但亞氏對此處理的並非很有系統。經重新建構後,三段論法的主要結構為:(1)大前提為「某主體想要某個事物、目標或行動」;(2)小前提為一些與大前提相關的行動,或完成目標的手段;(3)結論包含「手段的使用與目標完成」。前提必先肯定,結... |
段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北方許多曲種如各種大鼓、相聲、評書等可以一次表演完的節目稱為「段子」。也稱為「段兒話」。
2.質地較厚,一面平滑有光彩的絲織品。《水滸傳》第二回:「史進并太公苦留不住,只得安排一個筵席送行。托出一盤,兩個段子,一百兩花銀謝師。」也作「段頭」、「緞子」。
|
片段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文件分解成一些術語或描述的動作稱為片段化。
|
高壓手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制、殘酷的迫害方法。如:「獨裁者採取高壓手段,企圖消滅反對者的抗爭。」
|
段玉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號茂堂(或作懋堂),早年字喬林,又字淳甫,或號硯北居士、長塘湖居士、僑吳老人;清初江蘇鎮江府金壇縣人。玉裁幼穎異,年十三補諸生,能誦小學、四子書、〔詩〕、〔書〕、〔易〕、〔周禮〕、〔禮記〕、〔春秋左氏傳〕及〔胡傳〕。乾隆二十五年(1760)舉江南鄉試,尋充景山官學教習,三十四年正科,二試禮部不第,此後終生未再參與禮闈,乃矻矻窮經,不為功名所惑。阮元嘗謂:「先生有功於天下後世者三,言古音一也,言〔說文〕二也,漢讀考三也。」又說:「先生於語言文字,剖析如是,則於經傳之大義,必能互勘而得其不易之理可知;其為政,亦必能剖析利弊源流善為之法又可知。」
... |
工作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作階段(Working stage)這個階段與前述之第二階段,界限有時很難區分清楚,大抵此階段的前提是,諮商雙方已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諮商師對個案之困擾問題已有足夠之了解,個案亦有意願面對並克服其困擾問題,諮商師能逐漸形成假設並與個案一起擬定處遇計畫。「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喬妙不同」,沒有任何一套諮商策...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