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4.44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器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氣宇軒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氣宇軒昂」係由「氣宇」與「軒昂」二詞語組合而成。「氣宇」見於晉.王隱《晉書》,稱三國時吳國大臣薛瑩的兒子薛兼「清素有器宇」。「器」原本是器的總稱,引申為度量、氣量之意,而「宇」本屋宇之稱,借指人的氣質、風度。意思是說薛兼品德高潔,儀表堂堂,氣度非凡。「軒昂」則見於《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堅傳》,敘述東漢末年,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作亂,當時任中郎將的董卓討伐不力,朝廷只好另派張溫和孫堅前去平亂。董卓不但打仗沒有盡力,又對張溫的召見傲慢無禮;孫堅看不過去,便對張溫數責董卓三項罪狀:對上不敬、沒有盡忠職守,又「軒昂自高」、態度傲慢,因此建議以軍法處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盛食品的器。器淺似盤,圈足,多數有蓋。盛行於商周時期,後亦作為禮器。《說文解字.豆部》:「豆,古食肉器也。」《詩經.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漢.鄭玄.箋:「祀天用瓦豆,陶器質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視察、督察。如:「監督」。《左傳.莊公三十二年》:「明神降之,監其德也。」《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2.統領、統率。《史記.卷六四.司馬穰苴傳》:「請以君之寵臣監軍。」《金史.卷一○六.劉炳傳》:「臣願陛下擇諸王之英明者,總監天下之兵。」
3.掌管、管理。《國語.周語中》:「火師監燎,水師監濯。」《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左丞相不治事,今監宮中,如郎中令。」
4.拘禁、收押。《水滸傳》第八回:「推入牢裡監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九回:「然而終久不是可以長監不放的,於是想出法子來,送他出洋去。」
牢獄。《水滸傳》第二七回:「且把武松同這婆子枷了,收在監內。」《儒林外史》第九回:「把這先生拿到監裡坐著追比。」
1.職官名。古代主管監察或事務的官員。如:「祕書監」、「廷尉監」、「少府監」。
2.古代的官署名稱。如:「欽天監」、「國子監」。
3.宦官。如:「太監」、「內監」。
4.借鏡。通「鑒」。《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文選.李康.運命論》:「前監不遠,覆車繼軌。」
1.照、視。《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夫監形之美惡,必就止水。」
2.參考。《書經.召誥》:「我不可以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宋史.卷三二七.王石安傳》:「願監苟且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於當世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手。《說文解字.部》:「盥,澡手也。」漢.王充《論衡.譏日》:「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實等也。」
洗滌用的盛水器。北周.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鄭氏墓志銘〉:「承姑奉盥,訓子停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盛酒、水、茶等液體的器。同「杯」。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能相善也,趨舍異路,未嘗銜盃酒,接殷勤之餘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圓形器。《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實之陳之。」漢.鄭玄.注:「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器。」漢.王符《潛夫論.讚學》:「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蠶繭之絲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器的蓋子。《說文解字.部》「盦」字.清.段玉裁.注:「盦,此謂器之蓋也。」
2.古代用以盛食物的器。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七.古銅器》:「古器之名,則有……壺、盦、瓿。」
小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的器。《文選.陸陲.新刻漏銘》:「昔嘉量微物,盤盂小器,猶其昭德記功,載在銘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銅製器,圓腹、斂口、圈足,用以盛水酒。盛行於商周時期。
葉綠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氧化碳固定成醣類的酵素,是光合作用暗反應的場所;在基質中另有一些由膜所圍成的類囊體,有的看似一疊培養的堆囊胞較葉綠餅,葉綠餅與葉綠餅相連的膜較餅間層。類囊體上含綠色色素葉綠素A及葉綠素B,可捕捉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也含各種黃色及橘色的吸光色素,如類胡蘿蔔素。類囊體類似粒線體內膜,與ATP合成有關,是光合作用光反應的場所。 觀察葉子的切面(註1)1. 由葉的橫切面觀察之,其上下表面是透明堅固的表皮細胞,上下表皮外常常有角質層保護,表皮上有氣孔的構造。介於上下表皮之間的葉肉細胞為綠色,由柵狀組織與海綿組織所組成,而葉肉細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