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情緒勞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的,若在喪禮中,則所有的人都必須表現出哀戚、悲傷與難過,縱使心裡充滿愉悅、快樂等仍應壓抑其情緒。一般若無法依照社會的情感規則做出符合情境的情緒展演、表現,就會觸犯既定的社會規範。因而,在很多情形下,人們必須自我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以便做出社會認為符合當時情境的情緒展演,Hochschild將這種情緒稱情緒工作(emotional work),而當情緒工作被組織到就業市場,成為企業賺取利潤的一環時,她將之稱為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ur)。日常生活中,女性經常扮演提供情緒工作的角色,例如:母親必須負責安慰...
法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康居國人,至祖父始遷居長安,故以康為姓。為華嚴宗三祖。十七歲入太白山學佛,後從智儼聽講《華嚴經》,深受智儼讚賞,二十八歲出家為沙彌。上元元年,奉詔在太原寺講《華嚴經》。後詔京師十大德為授具足戒,並賜號賢首。從此以後經常參加翻譯、講經、著述。先後和地婆訶羅、提雲般若、實叉難陀、菩提流志等共譯事,特別對《華嚴經》的翻譯貢獻最大;亦於《華嚴經》研究最深,前後講說《華嚴經》三十餘次。將智儼所創的教相和觀行作了詳盡的發揮,成為華嚴宗的實際創立者。世稱「賢首國師」。弟子以宏觀、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最有名。著有《華嚴探玄記》二十卷、《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四卷、《華嚴經問答》二卷、《華嚴金獅子章》一卷等行世。
無所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上指修行者證得空性時,心中沒有自己證得什麼的心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六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慣用的六種譬喻。《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夢、幻、泡、影、露、電六者來譬喻一切現象沒有真實性,合稱為「六如」。
斬鋼截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出生入死:形容不避艱險,將生死置之度外。見「出生入死」。 (3) 如來:佛的稱號。《金剛般若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參考資料〕 《景德傳燈錄.卷一七.洪州雲居道膺禪師》師謂眾曰:「學佛法底人,如斬釘截鐵始得。」時一僧出曰:「便請和尚釘鐵。」師曰:「口裡底是什麼!」
慧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334~416)俗姓賈,雁門樓煩(約在今山西寧武附近)人。初學儒家、老、莊,二十一歲往太行恆山(今河北曲陽西北)參見道安,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佛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佛陀的家庭。譬喻佛、菩薩的境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七九:「欲生佛家入童真地,常不遠離諸神、菩薩,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時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與願違」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據《文選.卷二三.詩》引)1>嗟2>我憤歎,曾莫能儔3>!事與願違,遘4>茲淹留5>。窮達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 (2) 嗟:音ㄐ|ㄝ,表示感傷、哀痛的歎詞。 (3) 儔:音ㄔㄡˊ,匹敵、相比。 (4) 遘:音ㄍㄡˋ,遇見、遭遇。 (5) 淹留:久留。指身陷囹圄。〔參考資料〕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
頂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敬禮。南朝梁.武帝〈金剛般若懺文〉:「頂戴奉持,終不捨離。」《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舉家頂戴不盡。可見世間刑獄之事,許多隱昧之情,一些造次不得。」
心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簡稱。參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