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驚天地,泣鬼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險巇,以堅毅不撓之精神,與民賊相搏,躓踣者屢,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爲最。吾党華,付之一炬,其損失可謂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爲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  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黃花岡上一杯土,猶湮沒於荒煙蔓草間。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編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紀載而語焉不詳,或僅存姓名而無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載田橫...
康米紐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正值發育期,教育目的在培養判斷力,因此必須學習古典語文及七藝,但語文的學習偏重實用。(4)大學:為英教育,非全民入學,專研百科全書,除了知識廣博外,也要精深。 結語綜如上述康米紐斯的教育思想植基於唯實主義,虔誠的基督教信仰以及泛智主義,希望能以教育改造社會,促進人類發展,以期獲致和平、安詳、康樂的幸福社會。 參考資料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三民。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籍簡介: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省泰安縣北)家居綿州昌明縣青蓮鄉。生平經歷:李白 (公元七零一至七六二年)盛唐的最主要代表之一,一生中最華的歲月是在唐玄宗統治下度過的。從傳世的第一首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720以前)到最後一首《臨路(終)歌》(762),他的創作活動延續了四十多年,內容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封建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一、出蜀以前(701-725年)李白出身豪商,自幼生長在今四川江油縣附近,舊彰明縣青蓮鄉。出峽前遊過成都和峨眉。二、循江東遊到離開安陸(725-735年)李白二十五...
國立臺中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業校友近5萬人,分佈海內外,無論在政府機構、學術界、公民營企業或成功創業,皆卓然有成,尤其培育出技術英多數投入產業界,或為產業界之金字品牌,享譽社會。目錄1 英文名稱2 校徽3 校訓4 教學單位5 校史6 參考資料 英文名稱National Taichung Industrial High School 校徽 校訓誠:不欺不詐的心意樸:節儉勤奮的生活宏:鵬程萬里的志向毅:百折不饒的精神 教學單位機械科製圖科板金科電機科電子科控制科冷凍空調科資訊科建築科土木科化工科汽車科圖文傳播科綜合職能科 校史1938年創校,校名全稱...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n)是19世紀之前少數幾篇可以稱得上是女性主義的著作之一。吳爾史東克拉芙特將女性比喻為高貴、社會英、嬌生慣養、脆弱以及有知識與道德怠惰的危險,她相信男性和女性對於這樣的情況都有責任,並且認為女性擁有比男性多上很多的權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這並不是說更早以前就不存在著其他關於兩性平等的著作。比如說,神祕哲學家安里西·哥內留斯·阿格里帕(Heinrich Cornelius Agrippa)在1529年所著的《關於女性之高貴卓越的演說》(The Declamation on the Nobility and Preem...
課程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組織,運用其權力干涉學校課程內涵,使課程教學呈現某些特殊類型的知識(如白人的、漢人的、男人的、上層英的、西方的),並且排除其他類型的知識(如非白人的,女性的、庶民的、地區的)。[註2] 備註[註1] 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頁446。學富。[註2] 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頁447。學富。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國防部|國防部總連絡官室服役,任少尉編譯官1954年 詩集《藍色的羽毛》出版,與覃子豪、鐘鼎文、夏、鄧禹平共同創立藍星詩社1956年 與範我存結婚1957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兼課,授英文,《梵谷傳》《老人和大海》中文翻譯本出版,主編《藍星週刊》1958年 六月長女珊珊出生,母親亡,十月赴美國進修,作品受到現代藝術影響1959年 取得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回國任教師範大學英語系講師,次女幼珊生,參加現代詩論戰 1960年代 1960年 詩集《萬聖節》翻譯詩集《英詩譯註》在台灣出版,詩集《鐘乳石》在香港出版,主編《中外》...
載沉載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水裡上下沉浮。《詩經.小雅.》:「汎汎楊舟,載沉載浮。既見君子,我心則休。」《東周列國志》第七○回:「載沉載浮,順流九里,望之無跡。」
精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物最精粹、精美的部分。《史記.卷二七.天官書》:「視封疆田疇之正治,城郭室屋門戶之潤澤,次至車服畜產精華。」《後漢書.卷六二.荀淑傳》:「榮辱者,賞罰之精華也。」也作「華」。
威權國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程度較低。(註1) 特色和區別威權主義興盛於1960~1980冷戰年代的東亞以及東南亞,當時的政治英主張,由威權政府領導國家經濟會比民主政體的自由政策來得有效。一、 威權體制下,獨裁者僅要求政治權力能夠長時間集中於本黨或特定人士,所以在政治方面的活動加以嚴格控管,並對人民施以維持其獨裁地位的種種必要行動,如:剷除異己。二、 威權政府較極權政府最大的差別在於,威權政府較不重視控制人民的一切意識形態,對於非政治的生活範疇較無限制,政府並不企圖使人民如見神一般崇拜領導者。三、 威權政府並不以政府之名義全面成立有政治意味的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