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64.62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諄諄教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例句4 近義 解釋 形容有耐心的教導。諄諄,懇切教導。 出處 詩經 大雅 抑:「諄諄教誨,聽我藐藐。」 例句 老師在台上諄諄教誨,講的認真,土豆同學卻在打瞌睡。 近義 循循善誘 諄諄告誡
破釜沉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 出處2 2. 語義3 3. 成語故事4 4. 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 出處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2. 語義 形容做事果決,義無反顧。 3. 成語故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記載秦朝末年,群雄起義反秦,秦將章邯率兵攻趙,以重兵圍攻鉅鹿。楚懷王派宋義、項羽救趙,但宋義卻停兵不進。項羽殺了宋義取得軍權後,派遣二萬兵將渡過漳水,救援鉅鹿。之後,趙將陳餘又請求項羽派更多兵力支援,項羽於是帶領全部的軍隊渡河,然後將渡河的船弄沉,打破煮飯的鍋子,燒掉駐紮的營地,並只帶三...
東施效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莊子˙天運》:「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臏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 2.語譯 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條件,而盲目胡亂的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 3.故事內容 春秋時代,越國有位美女叫西施。傳說每當西施在溪邊洗衣服的時候,溪裡的魚看見她,都害羞得沈到水裡去了。可惜西施從小體弱多病,有心痛的毛病,每次胸口一痛,她就會捧著心,皺著眉頭。然而她實在長得太美了,即使捧著心,皺著眉頭,也另有一種惹人憐愛的美,實在叫人動心。村子裡的人甚至覺得西施捧心時,比平...
魂牽夢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意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宋 劉過《醉太平》詞:“情高意真,眉長鬢青。 小樓明月調箏,寫春風數聲。 思君憶君,魂牽夢縈。 翠綃香暖銀屏,更那堪酒醒。” 2.語意魂牽夢縈形容十分掛念、思念的樣子。 3.故事內容懷著高潔的情感,真心真意的,修長的眉毛雙垂的鬢發,坐在月光照入的小小樓閣上,調弄著古箏,悠悠的聲音訴說這春天的情緒。我想念著你,掛記著你,整晚為你魂牽夢縈,綠色的輕紗,薰香暖了繡雲的屏風,又如何能忍受酒醒之後的情境?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日思夜夢、神魂顛倒 相反詞大夢初醒、恍然大悟 5.例句熱戀中的...
大智若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意義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據《蘇軾文集.卷四七.啟》引)伏惟致政觀文少師。全德難名,巨材不器。事業三朝之望,文章百世之師。功存社稷,而人不知。躬履艱難,而節乃見。縱使耄期篤老,猶當就見質疑。而乃力辭於未及之年,退託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1>,大智如愚。至貴無軒冕而榮,至仁不導引而壽。 故事「大智若愚」原作「大智如愚」,見於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歐陽少師,指的是歐陽修,因為他當時任官太子少師,也就是太子的老師,所以蘇軾才稱他作歐陽少師。歐陽修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著名的史學家。蘇軾亦為唐宋八大家...
櫛風沐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釋義2 2.出處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釋義櫛,梳理頭髮 沐,洗頭。櫛風沐雨:形容不避風雨,奔波勞頓 2.出處《莊子.天下》墨子稱道曰:「昔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數。禹1>親自操橐耜2>而九雜3>天下之川;腓胈 4>,脛毛5>,沐甚雨6>,櫛7>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注解〕(1) 禹:夏代開國的君主,生卒年不詳。顓頊之孫,姓姒...
口若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實例6 參考資料 解釋形容人善於言詞,說話流利,彷彿傾瀉的河流,滔滔不絕。懸河,由上向下奔瀉的河流。 出處(1)晉書郭象傳:「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2)韓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 故事晉朝時候,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郭象,字子玄。他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很有才學。尤其,他對於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一切現象,能夠留心觀察,並思索它的道理。後來,他愛好老子和莊子的學說,並且有很深刻的研究。當時,有許多人請他去做官,他一概辭謝了。每天只是研究學問和談論哲理,就覺得有無上的快樂了。但他後來還是被請去做了黃門侍郎。因為他的知識很豊富,什...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說明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舊唐書.卷九四.蘇味道列傳》蘇味道,趙州欒城人也。少與鄉人李嶠俱以文辭知名,時人謂之蘇、李。……嘗謂人曰:「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1),但摸稜以持兩端可矣。」時人由是號為「蘇摸稜」。(1) 咎譴:因過失而受到的責備。 2.說明「模稜兩可」之「模」,典源作「摸」。「摸」,通「模」。「模稜兩可」摸物稜角兩端,摸那一端都可以。比喻處理事情的態度含混,不表示明確的意見或主張。語本《舊唐書.卷九四.蘇味道列傳》。 3.故事內容 根據《舊唐書》的記載,蘇味道是唐初趙州欒城人,...
風聲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相似詞2.2 相反詞3 例句 出處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於是玄與琰、伊等以精銳八千涉渡肥水。石軍距張蚝,小退。玄、琰仍進,決戰肥水南。堅中流矢,臨陣斬融。堅眾奔潰,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勝計,肥水為之不流。餘眾棄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獲堅乘輿雲母車,儀服、器械、軍資、珍寶山積,牛、馬、驢、騾、駱駝十萬餘。聽到風聲和鶴鳴,都以為是敵兵,形容極為驚慌疑懼。 故事前秦苻堅率領著百萬大軍,在淝水的岸邊布陣,想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大舉渡河侵犯東晉。當時,謝玄被晉武帝封為建武將軍,奉命領兵平亂。謝玄知道苻堅的實力雄厚,正處在優勢的...
朝三暮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故事4 補充5 例句6 參考資料 出處莊子<齊物論>:「狙公賦栗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解釋狙:猿。狙公,養猴的人。芧:橡子,或說栗子。本意用以比喻愚者之昧於審辦,而巧者之工於設辭。但是後世轉移其義,現今多比喻心志不堅,操守不定,一時這樣,一時那樣。 故事戰國時代的宋國,有一個很愛養猿猴的人不但猿猴養的多,連猿猴心意都有都瞭若指掌,大家都稱他「猿猴先生」。猿猴有一樣,和猿猴先生相處久了,很得猿猴先生的歡心,所以雙方處的很開心。只是猿猴數量增加很快,猿猴先生有些憂心。剛開始,數量有點增加時,猿猴先生減少家人的糧食來應變。但是數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