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7.84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需要、需求。唐.杜甫〈客從〉詩:「緘之篋笥久,以俟公家須。」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式:故事性思考和典範式思考。故事性思考以它和生活的似真性說服人不由自主地相信其內容,它創造假說而不需要驗證,只能以「好壞」評估故事的價值;而典範式思考則以事服人,追求普遍性真理,以驗證假說建立形式的、實徵的證明,求令其可重複驗證和具有預測力,「對錯」和證據是否充分成為其評估標準。「故事」的模式處理人的意向、行動及其變化和結果,著重的是整體過程和特殊經驗;「典範」的模式則試圖找到一些超越特殊經驗的抽像原理原則。 認知表徵理論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有二個重點:將人類對環境中周遭的事物,經知覺而將外在或事件轉換為內在心理事件的...
形成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成性評量(Formative Assessment)是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對教師的教學安排以及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所進行的評量。其用意在提供教師教學與學生進步情形的回饋資料,指出教學安排上的缺失,或是學生學習的問題,以便實施學生的補救教學,或是改變教師的教學計畫。通常是在教學進行的過程中進行評量,且多是認知方面的表現。評量工具多視教學需要而設計,可以是教師教學行為評定量表,或是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定量表,或是學生作業、學習單撰寫狀況,或是教師課堂上的口頭考問,教師的教學實際演示,或是學生課堂的學習表現,問題回答或是討論反應等等。
凱勒(J._Keller)ARCS動機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趣味性,藉著一連串的策略,強化維持學習者的興趣,以達到學習效果的目的。促進一個成功、有趣的學習活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例如、教材本身便是很大的關鍵。Keller在ARCS模式的發展過程中,認為不僅教師應了解並使用這些策略,有主張教學設計過程中即應考慮這些因素,而發展、製作能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習動機的教材。
不吝賜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人多加指教的客套話。如:「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敬請不吝賜教。」
安步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作是吃肉;沒有車子坐,就悠閒安穩地走路,當作是乘車。他認為已經向君王進過忠言,就盡了人臣的義務,不需要再留在宮中,便向宣王拜別而去。古代貴族出行必乘車,故用「安步當車」來稱人安貧樂賤,後亦用於形容人態度悠閒從容。
潛在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它的影響是隱藏的、無形的、深遠的,在學校教育活動中,經常有一些非預期性的學習活動,需要教師來指導和協助,為了使潛在課程發揮其教育的正向功能,所以教師專業知能和專業判斷就顯得相當重要,才能提供學生適宜的教室生活和學校生活。此外,善用學校組織環境、建立開放學校氣氛、強化學校全力自主、活化學校組織結構,亦有助於發揮潛在課程的功效,值得教育界人士共同努力。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潛在課程英文關鍵字:hidden curriculum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p.160-161...
息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章帝(西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術,建初四年(西元79)召諸儒在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令班固等據以作成《白虎通義》;又詔曹褒定漢禮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遺規,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史家將他與明帝媲美,兩朝合稱「明章之治」。章帝為人寬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鉆鑿之類的酷刑。章帝曾下詔,命令所有的官員,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驗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間互相告發,一律不得受理,為政以不得生事擾民為重點。後來「息事寧人」演變為成語,用來指平息紛爭,以使彼此相安。
德懷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員一致的看法(王文科、王智弘,2006)。(引自呂彥億,2008) 功能  在擬訂計畫的過程中,凡是需要結合多數專家的專業意見,以獲得比較一致性的答案時,就可以使用德懷術。在計畫當中,德懷術最適合使用來預測未來教育發展的可能走向,以掌握社會脈動。 實施原則匿名原則:所有參與調查的人員在不受干擾的情形下,自由發表個人的意見。重複原則:不是一次調查就結束,而是由主持人針對相同的對象反覆實施調查。回饋原則:每次調查都將其他人的意見提供給所有受調查者參考,以作為進一步填答的依據。共識原則:主要目的在於獲得專家群的共識,以作為決定...
批判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895-1973(一) 為法蘭克福學派制定了三項重要工作:1、把科技整合計畫運用到個人與社會關係的需要。2、必須拒絕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而代之以馬克思更深入、更透徹的認識。3、提出一項變遷的社會,以解釋聯結意識、文化、經濟和社會的關係,並促成其再製與轉化。(二) 霍克海默的思想發展其哲學和社會批判理論,有以下兩條主軸:1、 批判性研究現實的社會問題。2、 激烈批判實證主義的哲學方法及一切傳統的「意識型態」理論。二、 泰奧多爾‧阿多諾(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一) 阿多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