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息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章帝(西元56∼88),名炟,明帝第五子,素好儒術,建初四年(西元79)召諸儒在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令班固等據以作成《白虎通義》;又詔曹褒定漢禮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遺規,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史家將他與明帝媲美,兩朝合稱「明章之治」。章帝為人寬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鉆鑿之類的酷刑。章帝曾下詔,命令所有的官員,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驗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間互相告發,一律不得受理,為政以不得生事擾民為重點。後來「息事寧人」演變為成語,用來指平息紛爭,以使彼此相安。
|
德懷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員一致的看法(王文科、王智弘,2006)。(引自呂彥億,2008) 功能 在擬訂計畫的過程中,凡是需要結合多數專家的專業意見,以獲得比較一致性的答案時,就可以使用德懷術。在計畫當中,德懷術最適合使用來預測未來教育發展的可能走向,以掌握社會脈動。 實施原則匿名原則:所有參與調查的人員在不受干擾的情形下,自由發表個人的意見。重複原則:不是一次調查就結束,而是由主持人針對相同的對象反覆實施調查。回饋原則:每次調查都將其他人的意見提供給所有受調查者參考,以作為進一步填答的依據。共識原則:主要目的在於獲得專家群的共識,以作為決定...
|
唇亡齒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牙齒是會受凍的呀!長期以來,我們兩國在危難之際互相救助,這並不是什麼互施思德,而完全是戰略上的互相需要啊。而今,您同意給晉國借路,讓其攻打虢國。如果晉國在今天消滅了虢國,我們虞國在明天就會被晉國吃掉,這該是多麼危險的事啊。”可是,虞國國君一心貪戀晉國的寶玉和良馬,聽不進宮之奇的勸阻,給晉國軍隊讓出了一條攻打虢國的必經之路。晉國憑藉自己的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很快就消滅了弱小的虢國。在班師回朝之際,又順便剿滅了毫無準備的虞國。為此,荀息專門去虞國找回寶玉和良馬,當面歸還給晉獻公。晉獻公望著失而復得的寶物,十分得意地說:“寶...
|
焦點團體訪談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究者為了避免團體式思考,而偏向異質性高的團體。(3) 錄音器材輔助資料收集:每一種焦點團體訪談法,都需要全程錄音,在取得成員的同意後,使用錄影+錄音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差異:(1) 完全團體VS迷你團體:兩者的差異主要在於人數上的差別,採取後者的研究者,為了彌補資料的豐富性與多元性,往往會採取增加訪談次數以增加資料豐富性。(2) 完全團體與迷你團體VS電話團體:兩者的差異,在於主持人的角色變化,在電話團體訪談過程中,主持人必須擔任引導者的角色。 參、焦點團體訪談法之運用步驟 一、 Preparation 準備階段(一) 形...
|
及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正趕上需要、正趕上時機。如:「幸好救難人員及時趕到,受困的登山客終於得救。」
|
解鈴還須繫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在老虎脖子的金鈴只有繫上去的人能解下來。典出明.瞿汝稷《指月錄.卷二三.六祖下第十世.法燈禪師》。比喻由誰製造出來的事端、問題需要當事人去解決。如:「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還得心藥醫,這件事仍須他出面去解決。」
|
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需要。多用於否定或反問。如:「不用再說了!」「這事還用你操心嗎?」《論語.陽貨》:「割雞焉用牛刀!」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一:「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
建構效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特質的一種假設,然後由受測者對測驗工具所作的行為反應,據以推測其是否具有這些特質。建構效度的分析,需要從許多不同的資料來源,依據邏輯及經驗來分析。其方法與技術,通常有以下幾種:1.相關檢定:如果某測驗依據心理學或教育學的某一種理論來編製,受測者在該測驗的得分與其在效標上之得分,求兩者的積差相關,如果是正相關而且相關係數很高時,該測驗就是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反之,如兩者之間無顯著的正相關,就表示該測驗的建構效度偏低。2.差異檢定:如果測驗根據某學者的理論來編製,該理論主張受測者焦慮偏低或太高,會導致考試成績偏低;適度的焦...
|
諱莫如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諱,隱諱。莫如,不如。深,重大。「諱莫如深」指沒有什麼比重大的事更需要嚴守祕密的了,形容隱瞞重大的醜聞。語出《穀梁傳.莊公三十二年》。後用以比喻將事情隱瞞得非常嚴密,不為外人所知。
△「守口如瓶」
|
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需要。如:「不消說」、「只消一天」。《西遊記》第二回:「那裡消一個時辰,早看見花果山水簾洞。」《醒世姻緣傳》第五○回:「明早我還有小事,不消在府等我,索性明早晚上些罷。」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