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正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公正而剛直的話。《漢書.卷七七.劉輔傳》:「莫敢盡節正言,非所以昭有虞之聽,廣德美之風也。」《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時人迫脅,莫敢正言。」
|
萬世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載一時」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楚策四》1>虞卿謂春申君曰:「臣聞之《春秋》,於安思危,危則慮安。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為主君慮封者,莫如遠楚。秦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後不免殺之。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後王奪之。公孫鞅,功臣也;冉子,親姻也。然而不免奪死者,封近故也。太公望封於齊,邵公奭封於燕,為其遠王室矣。今燕之罪大而趙怒深,故君不如北兵2>以德3>趙,踐4>亂燕,以定身封5>,此百代之一時也。」君曰:「所道攻燕,非齊則魏。魏、齊新怨楚,楚君雖欲攻燕,將道何哉?」對曰:「請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對曰:「臣請到魏,而使所以信之。」 〔注解〕
...
|
瞽言妄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亂說話,輕率行動。《晉書.卷五一.摯虞傳》:「臣生長蓽門,不逮異物,雖有賢才,所未接識,不敢瞽言妄舉。」
|
同志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志同道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志同道合」原作「道同志合」。《論衡》是漢代王充所作,〈逢遇〉篇主旨在說想要在政治上一帆風順,要有好時機,遇到一個提拔自己的人,才高行潔,不保證能夠當官。王充列舉虞舜、許由二人,都是唐堯時的聖人,但虞舜繼承帝統,許由卻遁入山林;太公、伯夷二人,都是周朝時的賢人,但太公受封,而伯夷卻餓死首陽山下。雖然都是聖者賢人,彼此理想、志趣一致,但是同中有異,合中有離,人的境遇不同,結果也就迥異,終究都是取決於出生能否逢時,所遇能否得人。後來「志同道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志趣和理想一致。出現「志同道合」的書證如宋.陳亮《陳亮集.卷一九.書.與呂...
|
告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告危急的消息,請求援助或加強戒備。《南齊書.卷三.武帝本紀》:「往以邊虞告警,故沿時損益。」
|
咎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傳說為舜的臣子。參見「咎繇」條。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鳴者也。」
|
國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所蒙受的恥辱。《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傳》:「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國恥。」
|
境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疆界以內的地區。《後漢書.卷五八.虞詡傳》:「若棄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遷,必生異志。」
|
膠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膠,大學;庠,小學。「膠庠」指周代學校的名稱。語本《禮記.王制》:「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後以「膠庠」通稱學校。《梁書.卷三○.列傳.裴子野》:「且章句洽悉,訓故可傳,脫置之膠庠,以弘獎後進。」唐.元稹〈酬楊司業十二兄早秋述情見寄〉詩:「秋草古膠庠,寒沙廢宮苑。」
|
鏜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形容鼓聲、鐘聲,或其他金屬器敲擊後發出的聲音。《隋書.卷六七.列傳.虞世基》:「曳紅旗之正正,振夔鼓之鏜鏜。」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