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游刃餘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及筋骨結合的地方都未曾觸及,更不用說會去傷到大骨頭了。一般好一點的廚子,每年要換一把刀,因為他用切的方式來解牛;普通一點的廚子,每月要換一把刀,因為他用硬砍的方式來解牛。以硬踫硬,刀刃當然容易受損。我這把刀已經使用了十九年,分卸過幾千頭牛,卻仍然像剛磨利的刀,一點損傷都沒有。那是因為我拿的是一把沒有厚度的刀,進入牛的複雜組織,在經絡血脈的空隙中,到處遊走,可以揮灑自如,還覺得很寬綽而有餘地。所以十九年來,都不必換刀。雖然如此,每次遇到筋骨支錯聚結、難於處理的地方,我仍然會集中注意力,小心謹慎地用刀,等挑開關鍵處,牛的骨肉一下子都分開了,就像土塊堆積在地面上一樣,「ㄏㄨㄚˋ」的一聲,牛就解好...
狼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狼性貪婪凶狠。比喻慾望無窮,性格凶殘。《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列傳》:「後王莽陵篡,擾動戎夷,續以更始之亂,方夏幅裂。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復生,乘閒侵佚,害流傍境。」《魏書.卷九七.列傳.島夷桓玄》:「猶冀玄當洗濯胸腑,小懲大誡,而狼心弗革,悖慢愈甚,據江湘,擅威荊郢。」
砧上之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生死由人,任人蹂躪宰的對象。如:「只要你一吸毒,就是砧上之肉,受到毒販的控制。」
問罪興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興師問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興師問罪」的「師」,指的是軍隊。「興師問罪」就是出兵討伐有罪者。這句成語見用於唐.樊綽《蠻書.卷四.名類》。爨(ㄘㄨㄢˋ)本是蜀漢時期南中(今雲南、貴州一帶)大姓之一。東晉時期,爨氏世代駐守於南中之地,形成地方據局面,「爨」逐漸由姓氏變成民族泛稱,中原民族於是稱其為「爨蠻」。隋唐之際,爨蠻分裂成東、西兩爨:東爨的主體民族為「烏蠻」;西爨的主體民族為「白蠻」,其中又包含了蒙巂、越析、浪容、邆睒、施浪、蒙舍六個部落。唐玄宗時,兩爨的主祭崇道帶領群眾動亂,玄宗召來蒙舍部的蒙歸義前往平亂。亂平後不久,崇道又殺了被任命為南寧都督的爨歸王,歸王被害,他的妻子...
歡忻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歡欣鼓舞」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上知府王龍圖書〉(據《蘇軾文集.卷四八》引)自近歲以來,蜀人不知有勤恤之加,擢筋骨以奉其上,而不免於刑罰。有田者不敢望以為飽,有財者不敢望以為富,惴惴焉恐死之無所。然皆聞見所熟,以為當然,不知天下復有仁人君子也。自公始至,釋其重荷,而出之於陷阱1>之中。方其困急時,簞瓢之饋2>,愈3>於千金,是故莫不歡欣鼓舞之至。 〔注解〕 (1) 陷阱:指禍害、災難。 (2) 簞瓢之饋:指微少的贈予。簞瓢,音ㄉㄢ ㄆ|ㄠˊ。簞,竹製的盛飯器具。瓢,由葫蘆做成的舀水器。饋,音ㄎㄨㄟˋ。 (3) 愈:勝過。
太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未分時,混沌的元氣。晉.程本《子華子.卷上.陽城胥渠問》:「夫混茫之中,是名太初,實生三氣,上氣曰始,中氣曰元,下氣曰玄,玄資於元,元資於始,始資於初,太真剖,通三而為一,離之而為兩,各有專精,是名陰陽。」
開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算紙張大小的名稱。將全開紙張依一定方式切成數等分,此等分數即為開數。如全開紙的四分之一即為四開。如:「這本書的開數是二十四開。」
託管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合國委託一個或幾個會員國管理的地區。包括國際聯盟時期之委任統治地,與二次大戰自戰敗國離之領土,以及負管理責任之國家自願置於該制度下之領土。
應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接應、支援。《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傳》:「舊幽部應接荒外,資費甚廣,歲常青、冀賦調二億有餘以給足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裝在鼎俎中的熟肉。明.張自烈《正字通.肉部》:「鼎俎之實,凡牲烹熟,體解骨切而載諸鼎,骨折臠而升之俎者,皆曰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